2020-07-14

成都十年间连续开展扶贫开发成绩斐然

  • 2012年03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字体:
  •   ■2011年,成都市以远高于全国、全省扶贫的标准,启动了第二轮第二批92个相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

      ■2011年,通过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成都市相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68元。

      2011年,市级财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500万元,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11个,实施产业项目76个;经过一年的扶贫开发,92个贫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268元,比上年增长了19.1%。

      10年间,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32元提高到6268元,增长了2.4倍……这是昨日,记者在全省农村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的一组数据。按照“低保保生存、扶贫促发展”的思路,成都从2001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两轮农村扶贫开发,创造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的独特经验。

      【经验一】

      三个结合整合帮扶资源

      据悉,成都坚持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按照全市总体部署,整体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将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灾后重建政策、项目、资金,重点加强灾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恢复和产业重建;对纳入省、市、县级新农村示范片的贫困村,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全社会力量,着重推进新村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同时实行市级领导挂点督查,安排1个市级部门(单位)和1个经济较发达的区(市)县级部门对应1个村开展“二对一”帮扶,党员干部接对帮户,并纳入目标考核,并让市级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对口帮扶村开展驻村帮扶,体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经验二】

      三大重点夯实发展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善成都农村基础条件,10年来全市贫困村共修建村组道路3634公里、蓄水池7116口,贫困户建房8736户,实施“三改”3.07万户,贫困地区全面实现道路、电力、邮政、电话“村村通”,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带动。根据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禀赋,成都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抓好主导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全市贫困村建成优势特色产业基地65.5万亩。

      同时,成都还结合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配套完善了贫困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开展社会化便民服务,全面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生活质量提高。

      【经验三】

      三种力量形成帮扶合力

      贫困村普遍边远,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成都在逐年增加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花椒面”分散补助的做法,主要采取贴息等方式集中对产业发展项目进行扶持。10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达9.92亿元。

      在政府主导的同时,成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建园区,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并积极引导贫困村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参股、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10年来共引入龙头企业216家,社会资金投入达13.53亿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成都还着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制定和实施,支持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帮扶村共组建各类农民专合组织583个。

      背景链接

      近10年来,成都坚持按照“低保保生存、扶贫促发展”的思路,以改善民生为取向,以实施产业扶贫为抓手,连续开展了两轮扶贫开发,第一轮从2001年开始,历时7年对502个农民收入低于3000元的相对贫困村和20万“插花贫困户”开展帮扶;第二轮从2009年开始,用4年时间分两批对193个农民收入低于4000元的相对贫困村开展帮扶,同时将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成都十年间连续开展扶贫开发成绩斐然

  • 2012年03月01日 00时00分
  • 来源: 成都市府
  •   ■2011年,成都市以远高于全国、全省扶贫的标准,启动了第二轮第二批92个相对贫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

      ■2011年,通过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成都市相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68元。

      2011年,市级财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500万元,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111个,实施产业项目76个;经过一年的扶贫开发,92个贫困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268元,比上年增长了19.1%。

      10年间,全市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32元提高到6268元,增长了2.4倍……这是昨日,记者在全省农村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的一组数据。按照“低保保生存、扶贫促发展”的思路,成都从2001年开始连续开展了两轮农村扶贫开发,创造了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的独特经验。

      【经验一】

      三个结合整合帮扶资源

      据悉,成都坚持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按照全市总体部署,整体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将扶贫开发与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整合灾后重建政策、项目、资金,重点加强灾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恢复和产业重建;对纳入省、市、县级新农村示范片的贫困村,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全社会力量,着重推进新村建设和主导产业发展;同时实行市级领导挂点督查,安排1个市级部门(单位)和1个经济较发达的区(市)县级部门对应1个村开展“二对一”帮扶,党员干部接对帮户,并纳入目标考核,并让市级部门选派优秀干部到对口帮扶村开展驻村帮扶,体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经验二】

      三大重点夯实发展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善成都农村基础条件,10年来全市贫困村共修建村组道路3634公里、蓄水池7116口,贫困户建房8736户,实施“三改”3.07万户,贫困地区全面实现道路、电力、邮政、电话“村村通”,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带动。根据贫困村的自然资源禀赋,成都制定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抓好主导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全市贫困村建成优势特色产业基地65.5万亩。

      同时,成都还结合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配套完善了贫困村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开展社会化便民服务,全面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了生活质量提高。

      【经验三】

      三种力量形成帮扶合力

      贫困村普遍边远,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成都在逐年增加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改变过去“撒花椒面”分散补助的做法,主要采取贴息等方式集中对产业发展项目进行扶持。10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达9.92亿元。

      在政府主导的同时,成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到贫困村建基地、建园区,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并积极引导贫困村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参股、产业项目贷款贴息等方式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10年来共引入龙头企业216家,社会资金投入达13.53亿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成都还着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扶贫开发项目规划制定和实施,支持农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促进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帮扶村共组建各类农民专合组织583个。

      背景链接

      近10年来,成都坚持按照“低保保生存、扶贫促发展”的思路,以改善民生为取向,以实施产业扶贫为抓手,连续开展了两轮扶贫开发,第一轮从2001年开始,历时7年对502个农民收入低于3000元的相对贫困村和20万“插花贫困户”开展帮扶;第二轮从2009年开始,用4年时间分两批对193个农民收入低于4000元的相对贫困村开展帮扶,同时将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