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幸福彝乡展笑颜——乐山市推进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纪实

  • 2012年12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乐山市府
  • 【字体:
  •   “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这四句话,曾经是彝区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彝家新寨,新房宽敞明亮,群众笑容绽放,“爹亲、娘亲、党更亲”的宣传语更表达出彝区群众心中的无限感恩。

      实施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以来,我市"两县一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四大类10个专题,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1亿元,贫困户住房得到切实保障,彝家新寨建设有力推进,群众生活、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彝家新寨遍地开花

      "让彝族同胞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2010年12月15日,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我市小凉山综合扶贫攻坚推进大会召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投身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共识。

      两年间,全市1万多名干部投身其中,市内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市中区、峨眉山、犍为等6个县(市、区)结对帮扶"两县一区",市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局、畜牧局等市级部门积极参与扶贫,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明星电缆、金威利、三八商场等数十家市内企业,或出资建基地、或招工促就业、或捐资助贫困......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帮助彝区群众脱贫致富。

      随着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彝家新寨如雨后春笋般在小凉山各处展开新颜。

      位于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的林丰村,上百户村民喜迁新居,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冬不保暖、夏不避雨的瓦板房、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通风保暖的"小别墅"。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双溪村月儿坪,通过整体搬迁和新村改建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展示彝族风情文化的窗口和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接待点。

      ......

      2011年,我市两县一区累计完成彝家新寨建设84个,新(改)建住房6518户,比省定目标多实施482户。今年以来,"两县一区"彝家新寨建设共到位各类财政扶贫资金28530.04万元,建设彝家新寨62个,住房建设计划5485户,实际建设5494户。

      六大扶贫工程整体推进

      为了让彝区群众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要做的远远不止彝家新寨建设。新村扶贫、交通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六大扶贫工程的整体推进,正一步步开启彝乡儿女的幸福新生活。

      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春村村民碾者娘亮,通过就业培训,成为该区某纺织公司的络筒工人,1800多元的月均收入让她的生活有了底气。据统计,两年来,"两县一区"已完成就业培训超过1万人,像碾者娘亮一样吃上"定心丸"的已有数万人。劳务收入已成为彝乡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金口河区金河镇小学"优课数字教室"内,六年级二班的孩子们正享受着数字化教学的乐趣;马边彝族自治县碧桂园职业中学,学生们正在学习生产技能和就业技能。与此同时,"两县一区"华西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全面运行,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彝区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医疗条件大大改善。

      两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两县一区"新改建的通村公路已超过180公里,交通路网建设,正为彝乡的跨越发展"奠基"。与此同时,"4+2"彝区产业发展模式"发力":峨边的脱毒马铃薯"跑"到了上海,登上了五星级酒店的大雅之堂;马边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金口河跻身全省中药材现代化种植特色示范县(区)......产业扶贫,正成为彝区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在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推动下,我市彝族同胞正迎头赶上,与汉族老百姓携手同步奔小康。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幸福彝乡展笑颜——乐山市推进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纪实

  • 2012年12月27日 00时00分
  • 来源: 乐山市府
  •   “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这四句话,曾经是彝区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的彝家新寨,新房宽敞明亮,群众笑容绽放,“爹亲、娘亲、党更亲”的宣传语更表达出彝区群众心中的无限感恩。

      实施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以来,我市"两县一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四大类10个专题,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1亿元,贫困户住房得到切实保障,彝家新寨建设有力推进,群众生活、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彝家新寨遍地开花

      "让彝族同胞早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2010年12月15日,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我市小凉山综合扶贫攻坚推进大会召开,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形成了投身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共识。

      两年间,全市1万多名干部投身其中,市内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市中区、峨眉山、犍为等6个县(市、区)结对帮扶"两县一区",市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局、畜牧局等市级部门积极参与扶贫,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明星电缆、金威利、三八商场等数十家市内企业,或出资建基地、或招工促就业、或捐资助贫困......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帮助彝区群众脱贫致富。

      随着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彝家新寨如雨后春笋般在小凉山各处展开新颜。

      位于金口河区共安彝族乡的林丰村,上百户村民喜迁新居,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冬不保暖、夏不避雨的瓦板房、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通风保暖的"小别墅"。

      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双溪村月儿坪,通过整体搬迁和新村改建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展示彝族风情文化的窗口和乡村休闲旅游服务接待点。

      ......

      2011年,我市两县一区累计完成彝家新寨建设84个,新(改)建住房6518户,比省定目标多实施482户。今年以来,"两县一区"彝家新寨建设共到位各类财政扶贫资金28530.04万元,建设彝家新寨62个,住房建设计划5485户,实际建设5494户。

      六大扶贫工程整体推进

      为了让彝区群众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要做的远远不止彝家新寨建设。新村扶贫、交通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六大扶贫工程的整体推进,正一步步开启彝乡儿女的幸福新生活。

      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迎春村村民碾者娘亮,通过就业培训,成为该区某纺织公司的络筒工人,1800多元的月均收入让她的生活有了底气。据统计,两年来,"两县一区"已完成就业培训超过1万人,像碾者娘亮一样吃上"定心丸"的已有数万人。劳务收入已成为彝乡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金口河区金河镇小学"优课数字教室"内,六年级二班的孩子们正享受着数字化教学的乐趣;马边彝族自治县碧桂园职业中学,学生们正在学习生产技能和就业技能。与此同时,"两县一区"华西医院远程诊疗系统全面运行,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彝区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医疗条件大大改善。

      两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两县一区"新改建的通村公路已超过180公里,交通路网建设,正为彝乡的跨越发展"奠基"。与此同时,"4+2"彝区产业发展模式"发力":峨边的脱毒马铃薯"跑"到了上海,登上了五星级酒店的大雅之堂;马边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金口河跻身全省中药材现代化种植特色示范县(区)......产业扶贫,正成为彝区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在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推动下,我市彝族同胞正迎头赶上,与汉族老百姓携手同步奔小康。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