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绿色防控为农民年增收节支5000万元
一、政策作保证。2008年,该县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通知》,制订了发展规划,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分工,细化了保障措施,为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通过组织发动农民算节本帐、增收帐、安全帐、品牌帐,增强绿色防控的自觉性、主动性。2010年以来,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强县中,把加快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作为重要内容,确定县纪委、发改委、农业、财政、审计等部门为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落实规划、政策、项目、资金、督查,形成推进合力,增强工作实效。2011年,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区29个,其中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区4个,食用菌绿色防控示范区5个,粮油绿色防控示范区12个,蔬菜绿色防控示范区8个。
二、投入增动力。坚持凡是种植业项目资金必须安排病虫害绿色防控内容,县政府统一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投入产前、产中资金,共同投入到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和专业化统防统治上。2011年整合粮油高产高效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综合开发、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阳光工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等项目资金300万元,采取药剂补贴、作业补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专业化防治组织推进绿色防控工作,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面积达2.5万亩。
三、示范带全面。根据产业发展布局,针对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控要求,在发展集中区域、劳动力外出较多的区域以及病虫害发生重点区域,建立一批示范区和示范组织,实行全程承包服务,推行农药等主要防控投入品的统购、统供、统配、配施模式。通过示范带动和典型领路,逐步实现整村、整乡、整产业推进,最终实现区域间联防联控、区域内统防统治。2011年,新建行为规范、制度健全、信誉良好、服务水平较高的规范化组织36个,全县专业化防治人员达到1320人,形成了一支用得上、拉得出、打得赢的专业化防治队伍。整村推进27个,整乡推进9个,茶叶、马铃薯、食用菌基本实现整乡产业推进。茶叶优质率提高22.5%,马铃薯一级品提高28.5%,食用菌优质率提高21.5%。
四、管理促互动。农业植保部门通过病虫害监控网络和12316热线、手机短信等手段发布信息、推广技术、推介新药品新机械。2011年全县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投射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500盏,使用黄板纸10万张,性诱剂1万套,植物源农药、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施用面占50%以上。一手抓服务指导,一手抓监督管理,边创新边规范,积极引导专业化防治组织有序高效发展。重点在登记备案、技术资金、合同签订、安全用药等方面加强对服务组织的管理,加大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防控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操作规范的防治骨干人员。建立健全防控评估机制、季度考核、半年小结、年终奖惩。同时,积极探索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处理防治组织与农民的服务纠纷,加大安全用药和农药废弃物回收的监管,规范田间作业行为。2011年全县蔬菜、茶叶、食用菌生产基地统防统治覆盖面达80%以上。
责任编辑:
秦晓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