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泸州市全力以赴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2011年06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泸州市府
  • 【字体:
  •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特别是长江以南中低山区,坡陡谷深,在暴雨影响下,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属全省地质灾害常、易发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极端灾害性天气将更为频繁,地质灾害成灾可能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受采矿活动和在建工程影响,防灾形势异常严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泸州市全力以赴,采取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入汛前组织人员全面排查,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828个,在去年基础上净增116个,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达3.3万人。

      二是强化分层级防范和分行业联动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系统防范机制,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水务、气象、交通、建设、教育、安监等部门的配合和联动,形成全方位防范地质灾害的工作格局。

      三是全面排查,动态防灾。目前,对全市已查明的82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实施了监测,落实了相应的防灾措施。牵头部门市国土资源局强化了对各地防灾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防灾无疏漏。

      四是广泛宣传,加强演练。今年全市已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80余次,各地将全面开展应急演练。同时,5月中旬起,启动了2011年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组织专业讲师团深入实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

      五是群专结合,主动转移。我市逐步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动态掌握雨情、灾情变化趋势,逐步建立重点区域主动预防避让机制,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避灾。

      六是强化监管,加强督促。我市不断强化监管责任,督促责任单位实施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确实稳定性差、危害大的,我们积极准备,主动争取资金实施治理。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州市全力以赴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2011年06月24日 00时00分
  • 来源: 泸州市府
  •   我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地质构造复杂,特别是长江以南中低山区,坡陡谷深,在暴雨影响下,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属全省地质灾害常、易发区。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极端灾害性天气将更为频繁,地质灾害成灾可能性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受采矿活动和在建工程影响,防灾形势异常严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泸州市全力以赴,采取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入汛前组织人员全面排查,目前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828个,在去年基础上净增116个,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达3.3万人。

      二是强化分层级防范和分行业联动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系统防范机制,市国土资源部门牵头,水务、气象、交通、建设、教育、安监等部门的配合和联动,形成全方位防范地质灾害的工作格局。

      三是全面排查,动态防灾。目前,对全市已查明的82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实施了监测,落实了相应的防灾措施。牵头部门市国土资源局强化了对各地防灾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防灾无疏漏。

      四是广泛宣传,加强演练。今年全市已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180余次,各地将全面开展应急演练。同时,5月中旬起,启动了2011年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组织专业讲师团深入实地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讲。

      五是群专结合,主动转移。我市逐步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动态掌握雨情、灾情变化趋势,逐步建立重点区域主动预防避让机制,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避灾。

      六是强化监管,加强督促。我市不断强化监管责任,督促责任单位实施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对因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确实稳定性差、危害大的,我们积极准备,主动争取资金实施治理。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