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业高水平均衡发展
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围绕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目的,运用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启动,开启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和实践。
多年来,我市不断探索市域统筹的发展机制,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努力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壁垒,在推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逐步探索建立市域统筹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统筹配置全市优质教育资源,着力推动成都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8年来,我市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义务教育高水平发展--2010年,全市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16%、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9.77%;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在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2005年率先在西部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比全国预计时间提前15年;职业教育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9.86万人,职普比达到5.8∶4.2,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
据去年6月出版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0》中的《成都城市圈层结构分析与城市化成本计算》,我市一二三圈层初中入学率的差异很小,依次分别为100%、99.8%和99.2%--这意味着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均等。
全域成都统筹布局
我市坚持把发展规划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依据,强化“全域成都”理念,以教育发展规划为龙头,实行无差别的城乡教育政策,做到城乡一体全覆盖,确立城乡教育一体发展新格局,“全域成都”教育改革发展理念全面确立。
2004年,我市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强调规划先行,按照“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原则,确定了“学校选址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相协调,资源配置与教育需求相统筹”的原则,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把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贯穿于建设新农村、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统筹规划和优化城乡中小学布局。
办学条件城乡均衡
我市坚持把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在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灾后教育重建工程的同时,着力改善城乡学校技术装备,对全市学校办学条件进行全面改造与提升,促进办学条件的城乡均衡、区域均衡和校际均衡,“公正平等”的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007年起,我市用3年时间,完成了全市193所薄弱学校校舍改造和技术装备配备任务。截至2009年底,各级政府共投入7.2亿元改善中小学技术装备,按照现代教育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现代教学仪器,全市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分别由2006年的527元、650元、986元提高到898元、1300元和1429元。
我市坚持把教师配置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键,通过教师的统筹配置、交流互动,促进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不断更新农村教育理念,提升农村教育的管理水平、教育教学水平。2004年,实施“绿色行动计划--送教下乡”,城区(城镇)学校每年派专任教师到农村相对薄弱的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活动,并组织农村学校干部、教师到城区(城镇)学校上挂锻炼,提高素质。到2006年,全市彻底消除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学校”。
2009年,我市启动了1938名“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成都市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学段从义务教育阶段扩大至非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范围从农村中小学校扩大到城区(镇)中小学(幼儿园),招募名额从去年的600人扩大到今年的30个学科1938人。去年,开始实施“常青树计划”,由市政府出资,面向全市招募了名优退休教师,到远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担任学监、导师和把关教师。
我市还全力抓好现有的农村教师资源,通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农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进城跟岗培训计划”等,大力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到2008年底,农村80%的小学教师和70%的初中教师分别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
城乡互动提升质量
我市坚持把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招生考生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学生全面发展,有效提升全域成都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我市构建了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成都”满覆盖体系,通过组建名校集团,促进名校进新区、进园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整体推进了中心城区与远郊9个区(市)县建立教育互动联盟,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逐步实现了“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了基础平台。
我市科学制定了远郊、近郊和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切实缩小区域教育质量差异,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从“区域推动”到“全域实施”,从“单纯减负”到“内涵发展”,以内涵发展为核心,聚焦课堂,实现“轻负高效”。
我市坚持把评估标准城乡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手段,以监测体系为杠杆和手段,以督导评估为导向和保障,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教育现代化,缩小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质量差异,城乡统一的质量监测体系初步形成。
2007年,我市制定了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2009年开始,全面开展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工作。2009年,我市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初的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教育现代化先行省市的共同性、代表性指标,结合成都实际,拟定出了成都市教育现代化的框架和指标体系,制定了区(市)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区(市)县域教育现代化评估方案;分别制定了成都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社区教育现代化评估标准。
保障经费促进发展
我市坚持把教育经费一体化作为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保障,以政府投入为主,坚持“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思路,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大市本级向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城乡教育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经费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2003年,我市城乡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最高差分别达10倍、22倍,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明显的二元特征。2008年,我市农村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并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基准定额;同时,农村义务教育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测算单价,从400元/平方米提高至500元/平方米。2009年,全市小学、初中、普高、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提高到902元、1351元、1759元、1594元,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2010年,鉴于地震灾区教育设备设施使用成本增加,我市将地震灾区生均公用经费提高了250元。
我市还加大了农村教育转移支付力度,通过调整优化教育财政拨款结构,推动财政投入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倾斜。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129.3亿元,其中,农村教育投入74.4亿元。同时,加强农村教育财政转移支付,2009年,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8.7亿,占同年市本级教育投入的59.5%,不仅减轻了基层教育财政负担,而且有力保障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