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泸州借势成渝共谋发展

  • 2011年03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泸州市府
  • 【字体:
  •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就“十二五”规划纲要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说,发改委正在根据国务院审议的意见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国务院最终批复这一规划后,将成为未来成渝地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14年前成渝分家之后,国务院又把四川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夹在成渝中间地带的泸州,怎样抓住时机借势成渝,共谋发展?市委、市政府根据泸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出了泸州在成渝经济区的定位是:“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都,拓展滇黔”。

      建重要的水运基地

      3月4日,市委书记朱以庄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明年成都到泸州(成都--自贡--泸州--赤水)新建的高速公路即将打通。泸州进港铁路今年建成。成都龙泉驿近年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泸州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水运基地。泸州港已是长江四川境内最下游的港口。市委、市政府正谋划向国家申报把泸州港建成综合保税港区。”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泸州确立了“打造港口城市,发展临港经济”的发展定位,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百万标箱大港”的目标。连续五年来发送货物突破千万吨大关,连续五年吞吐量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进出港口物资达1772.26万吨,成为全国内河大港之一。

      四川长通港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卫平告诉记者,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神钢、吉利等大企业均依托泸州港构建零部件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物流通道,仅汽车配件的进口件达40万标箱。“十二五”末,集装箱年吞吐量将突破100万标箱。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处于环渝经济圈腹地的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叙永、古蔺两县,主动融入成渝两个增长极,顺势融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经济圈。发展特色优势,变交通走廊为通道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打破行政区划,构建中国白酒金三角;宏图、君安、三友、开明、天润、利浦物流也跻身国家A级物流企业,分别在成都、重庆设立办事机构,承接成渝的物流业务;西南商贸城拔地而起,销售覆盖面将辐射成渝经济区大部分地方;太平、二郎镇红色之旅已成为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品牌。

      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成渝

      泸县提出主动对接重庆,深度融入,甘当配角,承接辐射,在区域合作中实现借力发展。泸县的部分企业积极参与重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加工汽车异型油箱、同步器齿环、液压升降系统等。泸县恒威汽车活塞环已成为重庆长安汽车合作伙伴。

      泸县临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摩配件、钢材加工、重型机械产品加工,为成渝两地主机生产配套。合江临港工业园已成为吸引重庆企业的重要载体。2010年,重庆中小企业创业园内总投资2.2亿元的裕吉汽配、柯迪尔家私等6个项目已投入试运行。与此同时,伊仕木业、创越电气等10个总投资5.1亿元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州借势成渝共谋发展

  • 2011年03月23日 00时00分
  • 来源: 泸州市府
  •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国家发改委就“十二五”规划纲要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说,发改委正在根据国务院审议的意见对成渝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国务院最终批复这一规划后,将成为未来成渝地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14年前成渝分家之后,国务院又把四川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夹在成渝中间地带的泸州,怎样抓住时机借势成渝,共谋发展?市委、市政府根据泸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出了泸州在成渝经济区的定位是:“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都,拓展滇黔”。

      建重要的水运基地

      3月4日,市委书记朱以庄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明年成都到泸州(成都--自贡--泸州--赤水)新建的高速公路即将打通。泸州进港铁路今年建成。成都龙泉驿近年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泸州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水运基地。泸州港已是长江四川境内最下游的港口。市委、市政府正谋划向国家申报把泸州港建成综合保税港区。”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泸州确立了“打造港口城市,发展临港经济”的发展定位,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百万标箱大港”的目标。连续五年来发送货物突破千万吨大关,连续五年吞吐量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0年进出港口物资达1772.26万吨,成为全国内河大港之一。

      四川长通港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卫平告诉记者,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神钢、吉利等大企业均依托泸州港构建零部件供应和产品销售的物流通道,仅汽车配件的进口件达40万标箱。“十二五”末,集装箱年吞吐量将突破100万标箱。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处于环渝经济圈腹地的江阳区、龙马潭区、纳溪区和叙永、古蔺两县,主动融入成渝两个增长极,顺势融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经济圈。发展特色优势,变交通走廊为通道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打破行政区划,构建中国白酒金三角;宏图、君安、三友、开明、天润、利浦物流也跻身国家A级物流企业,分别在成都、重庆设立办事机构,承接成渝的物流业务;西南商贸城拔地而起,销售覆盖面将辐射成渝经济区大部分地方;太平、二郎镇红色之旅已成为成渝经济区文化旅游品牌。

      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成渝

      泸县提出主动对接重庆,深度融入,甘当配角,承接辐射,在区域合作中实现借力发展。泸县的部分企业积极参与重庆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配套项目,加工汽车异型油箱、同步器齿环、液压升降系统等。泸县恒威汽车活塞环已成为重庆长安汽车合作伙伴。

      泸县临港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6平方公里,主要发展汽摩配件、钢材加工、重型机械产品加工,为成渝两地主机生产配套。合江临港工业园已成为吸引重庆企业的重要载体。2010年,重庆中小企业创业园内总投资2.2亿元的裕吉汽配、柯迪尔家私等6个项目已投入试运行。与此同时,伊仕木业、创越电气等10个总投资5.1亿元的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