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内江市突出“三抓三重”“挂包帮”活动凸显三大亮点

  • 2011年03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内江市府
  • 【字体:
  •   201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内江市委、市政府把开展“挂包帮”活动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农村扶贫开发、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和具体实践,全市各地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工作中突出“三抓三重”,凸显三大亮点,促使全市“挂包帮”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抓认识,重保障,“挂包帮”活动氛围浓厚。一是组织有力,行动迅速。按照省委、省政府“挂包帮”活动联席办的要求,我市及时成立了“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综合秘书组、宣传简报组和督促检查组。各县(区)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单位)也迅速行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机构,全市共成立“挂包帮”活动联席办487个。二是工作务实,措施得力。市“挂包帮”活动联席办及时召开了“帮村干部”动员培训会议,对市级各部门(单位)精心选派的38名到村帮助工作的帮村干部进行了全面的思想发动,并请市农业局长就如何做好“三农”工作,进行了农村工作方法培训。召开了内江市“挂包帮”活动工作推进会议,对全市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市委市政府联席办多次组成督查指导组深入到县(区)、乡(镇)、村社实地调研、督查、指导“挂包帮”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宣传到位,氛围浓厚。市委、市政府联席办在工委网站和《内江日报》开办了“挂包帮”活动专栏,编发“挂包帮”活动简报67期,被省委、省政府“挂包帮”活动联席办采用信息20余篇、在内江日报上刊登文章、简讯20余篇,在市电子政务网和市委办网站刊登各类信息30余篇,较好的宣传和推进了全市“挂包帮”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重点,重实效,“挂包帮”活动推进有序。一是调研深入,科学规划。市委书记唐利民、市长刘成鸣同志及市级其他领导带头深入到联系乡(镇)、村社实地调研,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科学规划帮扶措施,送温暖到困难农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市级部门(单位)、县(区)领导,市级和县(区)相关部门,也纷纷进农家院,做群众“贴心人”。2010年,全市党员干部共有470余批(次)、9360人深入到联系乡(镇)、村社、农户家中,与村干部、村民商议,协助帮扶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和当年工作重点。二是落实要求,明确责任。市、县(区)机关有帮扶能力的干部职工,在本部门(单位)的联系村内,采取“一帮一”、“几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帮扶一户困难家庭。31名市级领导共同或分别联系19个乡(镇)、19个村,92个市级部门、国有企业共同联系29个乡(镇)、38个村,下派38名帮村干部;县(区)四大班子141名领导挂点联系乡(镇)、村,389个部门包村帮扶,下派241名县(区)机关干部进村帮扶。三是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建立例会制度。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办公室坚持每季度召开例会。活动开展以来,挂点领导和包村部门深入联系村召开现场协调会623次,为帮扶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根据工作安排,细化了每季度项目推进情况报送要求,明确了“挂包帮”工作信息上报的时间和方式。建立督查督导制度。市联席办加强了对全市“挂包帮”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坚持日常随机督查、季度重点检查和年度集中考核相结合,对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及时进行跟踪宣传,对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帮村干部予以通报批评。

      三抓结合,重发展,“挂包帮”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全市38个贫困村中,2010年新(改)建水泥、泥结石通村公路478.25公里,新(维)修水渠6350米,维修提灌站1座,新建(整治)蓄水池76口,新建及整治砖石田坎、塘堰坎等4637处,新建囤水田埂2680根,建桥2座、新建沼气池3269口、新(改扩)建村级卫生所、室844个、新(改扩)建小学校舍12000平方米、农房75889平方米,解决群众饮水困难11103户。二是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实施。结合帮扶对象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注重把出发点放在“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把着力点放在建水产基地、发展种养殖业上,把重点放在解决小额启动资金或物资、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提供脱贫致富信息上进行帮扶。2010年,在全市38个贫困村中种植核桃1615亩、沙溪蜜柚200亩、鲜食玉米300亩、桑树400亩、优质水稻1315亩、蔬菜300亩,养殖各类鱼338亩、猪6185头、羊1295只、鸡141850只、鸭7824只、鹅32400只、兔3370只。有针对性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25000人,首扶贫困户456户。三是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创造性地开展了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联学共建”行动,以“联学共建”行动助推“挂包帮”活动深入开展。市级各部门(单位)与联系村签订《创先争优联学共建协议书》92份,实现了38个省级扶贫开发村的全覆盖。同时,各级帮村部门还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联系村搞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现已新(改)建村级活动场所164处、面积达19718平方米,总投资达1495.7万元。四是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广大机关干部自觉走进帮扶村、走进困难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全力化解农村矛盾,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实在在效果取信于民,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全市机关干部到联系帮村指导工作达到9360人(次),进村入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4900余件(次)。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内江市突出“三抓三重”“挂包帮”活动凸显三大亮点

  • 2011年03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内江市府
  •   2010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内江市委、市政府把开展“挂包帮”活动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农村扶贫开发、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和具体实践,全市各地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强力推进,工作中突出“三抓三重”,凸显三大亮点,促使全市“挂包帮”活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抓认识,重保障,“挂包帮”活动氛围浓厚。一是组织有力,行动迅速。按照省委、省政府“挂包帮”活动联席办的要求,我市及时成立了“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办公室,下设综合秘书组、宣传简报组和督促检查组。各县(区)委、政府和市级各部门(单位)也迅速行动,也分别成立了相应机构,全市共成立“挂包帮”活动联席办487个。二是工作务实,措施得力。市“挂包帮”活动联席办及时召开了“帮村干部”动员培训会议,对市级各部门(单位)精心选派的38名到村帮助工作的帮村干部进行了全面的思想发动,并请市农业局长就如何做好“三农”工作,进行了农村工作方法培训。召开了内江市“挂包帮”活动工作推进会议,对全市深入推进“挂包帮”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市委市政府联席办多次组成督查指导组深入到县(区)、乡(镇)、村社实地调研、督查、指导“挂包帮”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三是宣传到位,氛围浓厚。市委、市政府联席办在工委网站和《内江日报》开办了“挂包帮”活动专栏,编发“挂包帮”活动简报67期,被省委、省政府“挂包帮”活动联席办采用信息20余篇、在内江日报上刊登文章、简讯20余篇,在市电子政务网和市委办网站刊登各类信息30余篇,较好的宣传和推进了全市“挂包帮”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抓重点,重实效,“挂包帮”活动推进有序。一是调研深入,科学规划。市委书记唐利民、市长刘成鸣同志及市级其他领导带头深入到联系乡(镇)、村社实地调研,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科学规划帮扶措施,送温暖到困难农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各市级部门(单位)、县(区)领导,市级和县(区)相关部门,也纷纷进农家院,做群众“贴心人”。2010年,全市党员干部共有470余批(次)、9360人深入到联系乡(镇)、村社、农户家中,与村干部、村民商议,协助帮扶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和当年工作重点。二是落实要求,明确责任。市、县(区)机关有帮扶能力的干部职工,在本部门(单位)的联系村内,采取“一帮一”、“几帮一”或“支部帮”等形式,帮扶一户困难家庭。31名市级领导共同或分别联系19个乡(镇)、19个村,92个市级部门、国有企业共同联系29个乡(镇)、38个村,下派38名帮村干部;县(区)四大班子141名领导挂点联系乡(镇)、村,389个部门包村帮扶,下派241名县(区)机关干部进村帮扶。三是制度健全,机制完善。建立例会制度。市“挂包帮”活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办公室坚持每季度召开例会。活动开展以来,挂点领导和包村部门深入联系村召开现场协调会623次,为帮扶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建立信息管理制度。根据工作安排,细化了每季度项目推进情况报送要求,明确了“挂包帮”工作信息上报的时间和方式。建立督查督导制度。市联席办加强了对全市“挂包帮”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坚持日常随机督查、季度重点检查和年度集中考核相结合,对先进典型和好的做法及时进行跟踪宣传,对工作不落实的单位和帮村干部予以通报批评。

      三抓结合,重发展,“挂包帮”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全市38个贫困村中,2010年新(改)建水泥、泥结石通村公路478.25公里,新(维)修水渠6350米,维修提灌站1座,新建(整治)蓄水池76口,新建及整治砖石田坎、塘堰坎等4637处,新建囤水田埂2680根,建桥2座、新建沼气池3269口、新(改扩)建村级卫生所、室844个、新(改扩)建小学校舍12000平方米、农房75889平方米,解决群众饮水困难11103户。二是农业产业发展逐步实施。结合帮扶对象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注重把出发点放在“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把着力点放在建水产基地、发展种养殖业上,把重点放在解决小额启动资金或物资、加强技术培训指导、提供脱贫致富信息上进行帮扶。2010年,在全市38个贫困村中种植核桃1615亩、沙溪蜜柚200亩、鲜食玉米300亩、桑树400亩、优质水稻1315亩、蔬菜300亩,养殖各类鱼338亩、猪6185头、羊1295只、鸡141850只、鸭7824只、鹅32400只、兔3370只。有针对性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25000人,首扶贫困户456户。三是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创造性地开展了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联学共建”行动,以“联学共建”行动助推“挂包帮”活动深入开展。市级各部门(单位)与联系村签订《创先争优联学共建协议书》92份,实现了38个省级扶贫开发村的全覆盖。同时,各级帮村部门还积极筹措资金,帮助联系村搞好村级活动阵地建设,现已新(改)建村级活动场所164处、面积达19718平方米,总投资达1495.7万元。四是干群关系和谐融洽。广大机关干部自觉走进帮扶村、走进困难户,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全力化解农村矛盾,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实在在效果取信于民,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全市机关干部到联系帮村指导工作达到9360人(次),进村入户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4900余件(次)。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