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新农村示范片前三季度农民现金收入增长达三成以上
科学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全市确定“一核四带”产业布局和“一基五化”的发展路径。各示范片精心编制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等配套规划。着力打造绵三盐、绵梓两个丘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带,绵江平、绵安北两个特色种养业发展产业带。示范片已形成10个种植业、9个畜牧业集中发展区域和24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财政引导,资源整合。全市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共投入资金39.5亿元,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落民居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其中:市财政直接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整合各类财政性资金10亿余元,带动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资金以及农民投入28亿余元推进新农村建设。
全面推进,成效明显。大力推行成片规模发展和“两个带动”模式,有效带动产业效益增长,新农村示范片连片发展种植业19.32万亩,规模养殖8331户,参与示范片产业发展的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分别达到80家、146个。累计完成农村硬化道路1530.7公里,农村水利渠系1234.16公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129833亩,农村户用清洁能源51898户,完成新民居建设61289户,建设“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178个,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责任编辑:
刘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