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加快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
3万多个“田保姆”照护超4000万亩次良田
3万多个“田保姆”照护超4000万亩次良田
9月初,在眉山市仁寿县珠嘉镇花园社区,越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几台收割机正在收割托管的水稻。潘建勇 摄(C视觉 资料图片)
入秋后,绵阳江油市永胜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接连迎来好几场雨。这段时间,张开莲每天都要接打几十次电话联系农机手,一旦放晴就抓紧时间下田收谷。
张开莲是江油市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这家成立了十多年的合作社,托管着周边8万亩农田,提供水稻、油菜、小麦、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
在四川,像张开莲一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已达3.28万个,服务面积达4117万亩次。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路径,全省服务体系正快速成型。
亮点
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情况
服务数量
主体量质齐增,全省累计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3.28万个,与2020年相比,3年增长70%。服务面积达4117万亩次、3年增长42%,服务小农户468.3万户、3年增长30%
服务组织
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合作与联合发展,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已成为社会化服务主力军
累计培育社会化服务省级示范县30个、省重点服务组织100个
服务环节
从耕种防收向农资供应、集中育秧(苗)、秸秆处理、烘干仓储等全环节延伸,实现节本增效亩均150元以上
服务模式
总结形成了“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服务组织+农户”等丰富完善的服务模式。成都市崇州市“农业共营制”、绵阳市游仙区“农业生产托管”和成都市蒲江县“整村托管”等12个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有迫切需要
提高种粮积极性,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四川率先开展省级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工作,鼓励各县从培育多元主体、提升服务能力、提升保障水平等方面探索实践。去年和今年,又出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级重点服务组织评定及监测办法》和《全省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深化试点示范。
如此迫切,是基于四川省情农情。首先是解决种粮积极性的问题。四川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但耕地多在山区丘陵,种粮成本较高,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除了种粮补贴,亟需更多调动种粮积极性的机制。
“相比农户自种、流转土地种,托管种粮亩均产量最高、生产成本最低、效益最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粮食生产上优势突出,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其次,是四川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迫切需要。由于土地流转租金较高、农资价格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以前通过流转土地规模经营的主体利润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靠流转土地获取规模效益的方式在现阶段难以持续。“在土地不能集中、经营权不流转的情况下,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等现代要素有效导入农业生产全过程,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省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挥着桥梁作用。四川农业生产仍以小农户为主,小农户经营(经营规模5亩以下)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70%以上。“把小农户作为服务的主要对象,通过服务主体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因素导入小农户农业生产,解决小农户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永胜镇,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数量达到170多个。“以前周围的稻田都是家家户户人工耕种,耗时耗力。秋收时遇到连续阴雨天,更是愁人。托管后,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挨着过一遍,一年的收成就稳当了。”张开莲说。
展开特色探索
有了各类服务模式,利益联结机制也渐成型
四川耕地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地形地貌不同,农业基础条件差异大。尤其是在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农田多而分散,农业基础条件差,社会化服务难度大。
如何服务更多耕地?如何带动更多小农户增收?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各地展开探索。
遂宁市蓬溪县天福镇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土地细碎分散、劳动力不足,不少耕地撂荒。2013年,大学毕业的郭佐回到天福镇安家沟村,创办了蓬溪县裕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为四川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头一批组织。合作社把周边撂荒地、农民无力再种植的地集中管理起来,提供“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销售”全程服务,其中水稻服务面积就达到5000多亩。
丘陵地区粮食种植成本更高,裕丰合作社如何做到大面积的生产服务?
“统购统管统销是关键。”郭佐说,农资采购上,裕丰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每年可为成员节约农资成本20万元;作业管理上,通过统一技术生产服务,降低农药用量20%,病虫害有效防治率超过96%,亩均降低机械作业费用116元;销售环节上,以前农户自己售卖原粮,中间会产生运输费、劳务费等费用,现在由合作社直接上门收购、统一对外销售,让成员每亩稻谷节约销售费用和交易费用69元。
在乐山市井研县,不少农民外出务工,有地无人种。近年来,井研县老农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农户需求,提供多环节托管的“菜单式”服务。“例如常年外出务工农户,我们提供农资、技术、耕种、管理、绿色防控、收获‘六统一’全程服务。对季节性外出务工农户,量身定制供种、代种、防病、代收、烘干、销售等托管服务项目;对缺资金、缺技术的种粮业主,先行提供农资、技术、生产托管等服务,收获后再结算。”合作社负责人周建勇说。
在探索的过程中,联农带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渐成型。
“我们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遂宁市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站长余夫介绍。2022年,在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带动下,射洪市仁和镇张王村农户土地租金收入达29.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农户分红25万元,村民就近务工收入54万元。
近年来,四川各地探索出“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组织+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服务组织+农户”等服务模式。绵阳市游仙区“农业生产托管”和成都市蒲江县“整村托管”等6个服务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搭建服务体系
自上而下整合资源,提供更多政策资金支持
在各地展开探索的同时,省级层面也自上而下进行资源整合,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今年5月,农业农村厅印发相关方案,提出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是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统筹协调者和资源整合者,乡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是片区范围内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者、实施者,接受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的指导,联系服务组织与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协办员。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协办员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办人,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具体需求方和服务方的组织联络、代办、监督,经遴选择优确定,实行动态管理。
“今年底,遂宁将全面启动21个区域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形成‘县(市、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镇(乡)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点)+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协办员’三级服务体系,全市服务面积242万亩次,基本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余夫说。
在蓬溪县蓬南镇,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邹璐介绍,农业社会化服务站设立在服务中心内,主要负责统筹全镇农业社会化服务资源,对接服务市场需求,规范服务行为,协助解决服务纠纷等。
搭建平台之外,还有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
今年8月,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财政厅共同印发的《四川省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今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共34500万元,要完成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面积345万亩。
“项目资金重在引导培育市场,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长期健康发展。”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地方探索和省级平台搭建共同发力下,近年来,四川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量质齐增,全省累计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3.28万个,与2020年相比,3年增长70%。服务组织由过去的单打独斗向合作与联合发展,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农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已成为社会化服务主力军。全省服务面积达4117万亩次、3年增长42%,服务小农户468.3万户、3年增长30%。服务环节从耕种防收向农资供应、集中育秧(苗)、秸秆处理、烘干仓储等全环节延伸,实现节本增效亩均150元以上。(记者 阚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