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旅展望2023:努力推进文旅经济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三星堆出土的金面具。
获得文华大奖的川剧《草鞋县令》剧照。
《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
2023年自贡灯会造型。
成都市大邑县西岭雪山冬日胜景。(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1月18日,2023年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系统总结2022年文旅发展亮点成果,统筹部署2023年文旅工作。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2年,四川文旅在多重困难交织中砥砺奋进、亮点纷呈——召开 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新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县、天府旅游名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不断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势见效,浙川文旅合作深入实施,文旅消费季和“冬游四川”等活动助力拼经济、搞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今年,四川将努力推进文旅经济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培塑优质文旅品牌;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四川旅游吸引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质变优势”,奋力打造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逆势突围
品牌培塑闯出新天地
2022年7月,四川大剧院首次试水云端直播,一炮而红,48小时内完成网络百万人接力,“花1元钱,云端看《醒·狮》”成为现象级热点文化事件;2022年12月,“高山仰止·回望东坡”苏轼主题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展,受到热捧;川剧《草鞋县令》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四川扬琴《蜀道》获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去年全省入选国家级文艺展演及重要活动、获国家级奖项共102项……
过去一年,四川文旅品牌的“含金量”不断提升:举办第二届四川省文创大会,叫响“四川造”系列文创品牌;开展“外国友人游四川”原创视频征集和“艺绘三星堆”“澜湄世界遗产城市对话”等活动;推动成都获评“东亚文化之都”;从“甜野男孩”丁真到“最帅局长”刘洪,再到“文旅局长说文旅”,一系列现象级营销彰显了四川文旅宣传特色,引领四川文旅品牌扬帆远航,向世界各地游客展示“安逸四川”的独特魅力。
过去一年,四川文化和旅游系统努力克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2022年,四川省新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县、天府旅游名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不断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势见效,浙川文旅合作深入实施,文旅消费季和“冬游四川”等活动助力拼经济、搞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海螺沟、王岗坪等景区灾后恢复重建加快推进。
过去一年,四川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和旅游胜地,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做大旅游产业、叫响旅游品牌,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在文旅融合、品牌宣传方面做足文章,创新音乐赋能文旅经济发展模式,新增一批工业旅游、中医药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文旅与多产业的融合更广泛、更深入。
过去一年,四川持续开展景区“对内注重提品质、对外注重美誉度”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着力提升文旅系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各项基础性、保障性工作不断加强。“十四五”规划的年度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文旅立法工作加快推进。创新搭建“文旅政策一点通”平台,“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一网通办”月度考核稳居省直部门前列。切实满足游客的需求,提高游客舒适度,提升游客满意度。
产业“续能”
文旅经济拼出新活力
在阆中古城体验传统春节文化,到北川羌城旅游区感受多彩的民族风情……四川文旅的“答题卷”上写满了多元文化融合交流的成果。
如何有效激发四川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文旅+”战略是四川文旅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批批洋溢着活力的文旅新业态,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带着新鲜劲儿冒出来。
科技创新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数字文化旅游的先行示范区,四川省坚持以本土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以“数字科技”创新发展文旅新业态,开创消费新方式,打造“身临其境”、具有体验感的数字文旅新场景。
2022年9月25日,乐山市“戏剧幻城”实景演艺剧目《只有峨眉山》迎来公演三周年。该剧目舞台设在山水实景中,运用大型联动舞台、移动巨幕、3D影像等装置,让游客穿梭在剧情场景中,沉浸式体悟自然山水。此外,巴中市《梦境光雾山》沉浸式山水夜游,将巴人文化与山水风景深度融合;南充市《阆苑仙境》实景演出成为当地的“月光经济”代表作,阆中非遗、民俗文化撑起了“夜游经济”;成都市“夜游锦江”上新了许多“艺术装置”,让科技与文化奇妙相遇。
“文旅+教育”成为带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作为旅游业的新业态,“研学”旅行将青少年带出了传统教学方式,成为众多亲子游、团队出游的热门选择。
寓教于游,立德树人。在乐山市夹江县马村镇“大千纸故里”,体验夹江的古法造纸技艺,感受“一根竹到一张纸的蜕变”;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汶川映秀,感悟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文旅+农业”“文旅+体育”“文旅+交通”,“文旅+”让四川文旅融合亮点纷呈、成果显著。2022年,四川省重点扶持30个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建设,对163家文旅企业进行纾困补助。川茶参与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川渝联合开展“川渝一家亲——景区惠民游”活动,新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7家。新增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0个,安仁古镇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蜀南竹海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邑西岭雪山入选全国首批、南方唯一的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取得新进展。
乘风而起
以文塑旅打出新组合
2023年元旦假期,全省纳入统计的685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505.9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374.56万元,反映出文旅市场的稳步复苏。
新的一年里,四川文旅推出更多“新玩法”。全国第一个集多渠道、“智慧+”、全矩阵为一体的省级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平台——“安逸四川”宣传推广平台于1月6日正式上线;四川最高的摩天轮——都江堰“天府之光”将在春节期间对外开放;600余场精彩纷呈的非遗年俗活动,以龙舞、狮舞、灯会、年画、剪纸等100余项非遗代表性项目为依托,让这个新年“年味十足”……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系列“旅游+”将推动四川文旅融合步伐更坚实。成都宽窄巷子携手各方力量,整合成都知名演艺机构,打造“2023百场演艺”文化主题活动——《Show·看成都》,充分融合“文化元素+地方特色”。借助数字夜游创意手法,集观赏、互动、体验、演艺、游乐、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沉浸式剧游项目——乐游锦江沉浸式体验活动,于今年元旦期间正式拉开序幕。
2023年,四川着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1月16日,成都以“红火中国年·安逸耍成都”为主题,推出五大类别超400场新春文旅活动,各市州也相继推出“冰雪路线”“新春大礼包”等系列特色优惠活动,欢迎各地游客的到来——四川已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文旅产业恢复期、提振期、爆发期。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安排,谋划推出航班补助、门票折扣等举措,整合优势资源开展精准营销、打造精品线路,搞活本地游、联通省内游、做大跨省游、推动入境游,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奋力书写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大文章。”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扬帆起航
文旅融合书写新篇章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过去一年,四川省精品文艺创作成绩斐然;展望新的一年,四川省将继续发力,推动精品创作“攀高峰”,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聚焦文旅行业‘提品质、补短板、渡难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和四川旅游吸引力,奋力打造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创作为中心任务,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四川统筹抓好重点剧目创排和打磨提升,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主题美术精品创作工程、振兴川剧和曲艺工程,推出舞剧《苏东坡》、音乐剧《三星堆》、话剧《苏母》等一批优秀作品。同时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举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巴蜀合唱节、少数民族艺术节、乡村艺术节、“百千万”集中展演、广场舞街舞大赛等活动,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让四川文旅品牌更加深入人心,四川将持续创新推进文旅品牌宣传营销工作,统筹文化传播和旅游推广,着力搭平台建机制、推品牌冲爆款、抓活动重联动、拓渠道强引流,不断提升宣传推广工作的广度、精度、力度,推动四川文旅品牌名扬天下、享誉全球。
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口,坚持协同化发展、特色化发展,高起点谋划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和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完善基础设施,让“无忧旅程”更加安逸。努力规范文化和旅游市场,大力开展文旅服务“满意四川”行动,加速推进行业恢复,做好安全管理,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品质”工程,不断增强文旅市场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新的一年,将是文旅产业恢复发展的一年,四川将加快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重要抓手,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培塑优质品牌,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质变优势”,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锚定新目标,谱写新篇章。(记者 文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