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济合作局定点帮扶丙乙底 产业扶贫成效再获“关注”

  • 2020年09月15日 14时03分
  • 来源: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网站
  • 【字体:
  • 自2015年起,省经济合作局开始定点帮扶丙乙底村。在全局共同努力下,在先后多任驻村干部具体打造下,丙乙底村已建设成为产业兴旺、村容严整、民风良好、生活美好的彝族特色村落,获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优秀示范村。


    焕然一新的丙乙底

    今年,省经济合作局充分发挥主责主业优势,结合丙乙底村资源禀赋,制定并印发了《定点帮扶金阳县丙乙底村脱贫攻坚推广提升工作方案》,按照“九个一”的步骤,因地制宜采取“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农村旅游+N”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做好定点帮扶金阳县丙乙底村提动能、优环境、抓特色、促发展工作。

    近日,中宣部启动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活动。作为活动参与单位之一,中国旅游报社采访组分赴四川、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新疆等7省(区)的52个未“摘帽”县,挖掘文旅扶贫的典型案例,展示深度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昂扬斗志,反映贫困地区新旧变化和群众心声。

    丙乙底村再获关注+点赞!

    “以前我在北京打工,现在在村里开了一家彝族菜餐馆,因紧靠景区,生意还不错。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这里有我的父母、我的家,以后我要继续在这里发展。”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俄底洛则说。

    俄底洛则所在的丙乙底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热柯觉乡,平均海拔3200米,属典型高寒山区彝族聚居区,是十万亩索玛花海所在地。截至目前,全村共242户8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4户537人。

    “金阳县属‘三区三州’地区,是四川省深度贫困县。我们村2014年时,贫困发生率为40.95%,经多方帮扶,到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3%。”省经济合作局派驻金阳县丙乙底村第一书记甘路说,我们村2018年实现“户脱贫、村退出”,目前巩固扶贫成果、防止建档立卡贫困户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

    海拔高、气候恶劣、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如何让群众持续增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头等大事。经过几番探索实践,丙乙底村决定围绕十万亩索玛花海“作文章”。


    热闹的索玛花节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又名映山红,是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一。“作为‘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之一,索玛花海因十万亩不同品种的索玛花而闻名,现有56个索玛花品种。”金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安顺说,我们依托索玛花海景区已经举办了五届索玛花文化旅游节,带动群众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2019年索玛花文化旅游节期间,到十万亩索玛花海观光的游客累计近万人次。”甘路回忆道,仅索玛花文化旅游节首日,就有300多辆自驾车到景区赏花。

    俄底洛则介绍,她于2018年响应政府号召从北京返乡创业、开办彝族菜餐馆。餐馆现在可同时容纳50余人就餐,吸纳3名贫困群众就业。为了进一步丰富菜品,她专门参加培训班,学习粤菜制作技艺,新学会了20多道菜的烹饪方法。

    “现在,村里的餐馆可同时容纳近400人就餐,还可提供外卖服务。去年索玛花文化旅游节期间,村里的餐馆日均收入上千元。”甘路表示,除推动餐饮发展之外,村里还将6套村集体房屋出租给金阳县旅游公司,用于民宿经营,带动民宿业态发展。目前共带动15户贫困户参与经营民宿业务,全村可提供床位50余个。

    “开民宿、餐馆的村民越来越多,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发展旅游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热柯觉乡乡长哈马科打告诉记者,发展旅游还激发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了他们不等不靠、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意识。

    “旅游扶贫效果初显,但村里的旅游发展还存在不少隐忧。目前,我们主要以索玛花文化旅游节带动旅游发展,但是索玛花的花期是每年5月底到6月底,只有1个月的赏花期。这对群众持续增收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还十分不足。”甘路说。

    “制约丙乙底村旅游发展的还有其他因素,如交通不便、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付约古举例说,丙乙底村地处大凉山腹地,当地山路居多、不通高速公路,开车到凉山州州府西昌市需要4个多小时,到成都市需要近10个小时。加上村里接待能力有限,他们都不敢大规模宣传,担心大量游客涌入却无法接待,影响游客体验。

    “我们村属于彝族聚居区,保留了完整的彝族文化。为了能持续稳定地开展旅游,我们准备从挖掘彝族文化入手,以彝绣工坊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甘路介绍,村里依托彝绣工坊建设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什拉罗习俗体验基地,该项目传承人瓦布日洛、此阿木等10人参与其中。


    丙乙底村开展彝绣工坊绣女培训

    据了解,什拉罗习俗即彝族少女换童裙习俗,是彝族少女的成年礼。该习俗涉及彝族服饰、餐饮、历法、民间文学、宗教信仰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具有宝贵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价值。

    “我们准备通过非遗传承人展示展演的方式,呈现彝族少女换童裙仪式的各个环节,让游客从中了解彝族沙马服饰、山歌、毕摩文化等。”哈马科打说。

    “近几年,我们投入了3000多万元,加大丙乙底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彝族风情一条街、旅游集散中心、十月太阳历广场、索玛花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等设施,并规划建设一座沙马土司文化主题酒店,涵盖餐饮、住宿、旅游演艺、彝族文化体验等。十万亩索玛花海正在创建4A级景区。”袁安顺说,交通设施改善工作也在持续推进,省道208线升级国道加宽改造工程已经全面竣工。到2025年,宜攀、西昭两条高速公路也将开通。届时,丙乙底村的交通状况将得到全面提升,到成都只需6个多小时。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将逐步被破除。

    “我们还规划打造一条旅游环线,将十万亩索玛花海和百草坡、天坑群、龙窝燕子洞、金沙江峡谷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旅游环线。”吉付约古介绍,游览完整条旅游环线需要2天时间,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

    下一步,省经济合作局将和当地县委县政府一道努力,加紧完善丙乙底村旅游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景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夏季避暑休闲游、冬季日光康养游等,进一步提升打造丙乙底村农文旅品牌,建成彝家美丽乡村,为持续脱贫奔康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省经济合作局定点帮扶丙乙底 产业扶贫成效再获“关注”

  • 2020年09月15日 14时03分
  • 来源: 四川省经济合作局网站
  • 自2015年起,省经济合作局开始定点帮扶丙乙底村。在全局共同努力下,在先后多任驻村干部具体打造下,丙乙底村已建设成为产业兴旺、村容严整、民风良好、生活美好的彝族特色村落,获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优秀示范村。


    焕然一新的丙乙底

    今年,省经济合作局充分发挥主责主业优势,结合丙乙底村资源禀赋,制定并印发了《定点帮扶金阳县丙乙底村脱贫攻坚推广提升工作方案》,按照“九个一”的步骤,因地制宜采取“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农村旅游+N”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做好定点帮扶金阳县丙乙底村提动能、优环境、抓特色、促发展工作。

    近日,中宣部启动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主题采访活动。作为活动参与单位之一,中国旅游报社采访组分赴四川、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新疆等7省(区)的52个未“摘帽”县,挖掘文旅扶贫的典型案例,展示深度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昂扬斗志,反映贫困地区新旧变化和群众心声。

    丙乙底村再获关注+点赞!

    “以前我在北京打工,现在在村里开了一家彝族菜餐馆,因紧靠景区,生意还不错。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这里有我的父母、我的家,以后我要继续在这里发展。”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俄底洛则说。

    俄底洛则所在的丙乙底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热柯觉乡,平均海拔3200米,属典型高寒山区彝族聚居区,是十万亩索玛花海所在地。截至目前,全村共242户8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14户537人。

    “金阳县属‘三区三州’地区,是四川省深度贫困县。我们村2014年时,贫困发生率为40.95%,经多方帮扶,到2019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1.3%。”省经济合作局派驻金阳县丙乙底村第一书记甘路说,我们村2018年实现“户脱贫、村退出”,目前巩固扶贫成果、防止建档立卡贫困户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

    海拔高、气候恶劣、群众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如何让群众持续增收,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头等大事。经过几番探索实践,丙乙底村决定围绕十万亩索玛花海“作文章”。


    热闹的索玛花节

    索玛花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又名映山红,是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一。“作为‘四川十大最美花卉观赏地’之一,索玛花海因十万亩不同品种的索玛花而闻名,现有56个索玛花品种。”金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安顺说,我们依托索玛花海景区已经举办了五届索玛花文化旅游节,带动群众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2019年索玛花文化旅游节期间,到十万亩索玛花海观光的游客累计近万人次。”甘路回忆道,仅索玛花文化旅游节首日,就有300多辆自驾车到景区赏花。

    俄底洛则介绍,她于2018年响应政府号召从北京返乡创业、开办彝族菜餐馆。餐馆现在可同时容纳50余人就餐,吸纳3名贫困群众就业。为了进一步丰富菜品,她专门参加培训班,学习粤菜制作技艺,新学会了20多道菜的烹饪方法。

    “现在,村里的餐馆可同时容纳近400人就餐,还可提供外卖服务。去年索玛花文化旅游节期间,村里的餐馆日均收入上千元。”甘路表示,除推动餐饮发展之外,村里还将6套村集体房屋出租给金阳县旅游公司,用于民宿经营,带动民宿业态发展。目前共带动15户贫困户参与经营民宿业务,全村可提供床位50余个。

    “开民宿、餐馆的村民越来越多,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发展旅游的好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热柯觉乡乡长哈马科打告诉记者,发展旅游还激发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了他们不等不靠、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意识。

    “旅游扶贫效果初显,但村里的旅游发展还存在不少隐忧。目前,我们主要以索玛花文化旅游节带动旅游发展,但是索玛花的花期是每年5月底到6月底,只有1个月的赏花期。这对群众持续增收和产业发展的支撑还十分不足。”甘路说。

    “制约丙乙底村旅游发展的还有其他因素,如交通不便、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吉付约古举例说,丙乙底村地处大凉山腹地,当地山路居多、不通高速公路,开车到凉山州州府西昌市需要4个多小时,到成都市需要近10个小时。加上村里接待能力有限,他们都不敢大规模宣传,担心大量游客涌入却无法接待,影响游客体验。

    “我们村属于彝族聚居区,保留了完整的彝族文化。为了能持续稳定地开展旅游,我们准备从挖掘彝族文化入手,以彝绣工坊为载体,打造文化旅游体验项目。”甘路介绍,村里依托彝绣工坊建设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什拉罗习俗体验基地,该项目传承人瓦布日洛、此阿木等10人参与其中。


    丙乙底村开展彝绣工坊绣女培训

    据了解,什拉罗习俗即彝族少女换童裙习俗,是彝族少女的成年礼。该习俗涉及彝族服饰、餐饮、历法、民间文学、宗教信仰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系统,具有宝贵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价值。

    “我们准备通过非遗传承人展示展演的方式,呈现彝族少女换童裙仪式的各个环节,让游客从中了解彝族沙马服饰、山歌、毕摩文化等。”哈马科打说。

    “近几年,我们投入了3000多万元,加大丙乙底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彝族风情一条街、旅游集散中心、十月太阳历广场、索玛花观景平台、旅游厕所等设施,并规划建设一座沙马土司文化主题酒店,涵盖餐饮、住宿、旅游演艺、彝族文化体验等。十万亩索玛花海正在创建4A级景区。”袁安顺说,交通设施改善工作也在持续推进,省道208线升级国道加宽改造工程已经全面竣工。到2025年,宜攀、西昭两条高速公路也将开通。届时,丙乙底村的交通状况将得到全面提升,到成都只需6个多小时。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将逐步被破除。

    “我们还规划打造一条旅游环线,将十万亩索玛花海和百草坡、天坑群、龙窝燕子洞、金沙江峡谷等景观串联起来,形成旅游环线。”吉付约古介绍,游览完整条旅游环线需要2天时间,可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

    下一步,省经济合作局将和当地县委县政府一道努力,加紧完善丙乙底村旅游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景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夏季避暑休闲游、冬季日光康养游等,进一步提升打造丙乙底村农文旅品牌,建成彝家美丽乡村,为持续脱贫奔康注入新的动力源泉,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