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收官年 四川民族地区“两项资金”这样用
7月1日,记者从省民族宗教委获悉,四川省“两项资金”工作会议日前在成都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策部署,总结回顾了2019年以来的“两项资金”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今年下半年工作。
据省民族宗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两项资金”工作按照“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抓手”的准确定位,紧扣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积极优化“两项资金”投向,加强“两项资金”数字管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两项资金”的撬动和交互作用,注重宣传引导,着力提升整体绩效,有力地推动了我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下半年“两项资金”工作将如何推进?会议也作出了明确部署。
抓牢核心任务:积极助推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会议强调,各州(市)、县(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安排,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大发展战略部署,紧扣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核心任务是:结合民族地区资源特质禀赋,把有限的“两项资金”集中起来,推进民族地区乡村产业振兴,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补足全面小康建设短板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积极助推民族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建立持续扶持发展机制
会议强调,“两项资金”“十四五”发展规划要突出重点,集中投向,明确各阶段目标任务,做好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分地区、分项目类别编制“菜单式”规划,帮扶民族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持续扶持发展机制。
会议要求,各地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现代农牧业发展、民族中医药资源开发等重点项目,纳入本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通过资金撬动、项目带动,加强经济技术协作,通过大力促进产业跨界融合,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优化民族地区现代产业布局,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帮助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稳定持续增收。
新闻链接:
四川民族地区“两项资金”简介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关照四川民族地区。
1980年,中央专门给四川安排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985年又设立四川省三州开发资金(2019年更名为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合称四川民族地区“两项资金”,重点解决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各级政府财力匮乏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艰苦等重要问题。
40年来,“两项资金”在全省15个市(州)累计投入资金118.64亿元,拉动投入500亿元以上,帮扶民族地区发展壮大了九龙里伍铜矿、福堂坝水电站、西昌卷烟厂等50多家优质企业,培育出攀枝花芒果、阿坝甜樱桃、会东艾草等一大批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改善了民族地区特别是高海拔地区、半高山地区、边远农牧区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记者付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