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四川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 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加强
4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召开2020年第一次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3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65435亿元,同比增长12.2%,较年初增加2941亿元,同比多增343亿元,是季度最高水平。其中,3月份各项贷款增加1436亿元,同比多增531亿元,是月度最高水平。
3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6876亿元,同比增长5.8%,较年初增加37 54亿元,同比少增935亿元。3月份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各项存款恢复增长,当月增加2124亿元,同比多增502亿元,创3年以来月度新高。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第一季度,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该行认真贯彻总行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落实逆周期调控货币政策和“六稳”工作要求,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和民营企业的资金支持,大力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全省经济发展,推动全省主要金融指标平稳较快增长,总体实现增量扩面、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的良好开局,社会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为实体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提供了稳健的金融支持。
看数据:存贷款保持平稳增长 贷款利率显著下降
一季度贷款新增较多,主要是企事业单位贷款较年初增加2282亿元。一方面,金融机构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必要的流动性支持,防止企业出现现金流断裂问题,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较年初增加867亿元;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和重大工程复工后对资金需求较多,中长期贷款较年初增加1404亿元。
自2019年4月以来,全省贷款利率持续下行。3月份,全省金融机构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3%,较上月继续下降0.11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0.58个百分点,是2017年4月以来最低。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12%,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78%,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41个和0.31个百分点,均是2017年1月以来最低。贷款利率显著下降有三方面原因,一是LPR下调带动利率水平整体下行,目前参考LPR定价的人民币贷款新发放额占发放总额的比例已超过九成;二是各类专项再贷款政策和纾困措施推动重点领域企业贷款利率下降;三是政策性银行新发放贷款大幅提升,由于其发放的贷款利率较低,进一步推动全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
看流向:三大领域获更多资金“输血”
——抗疫和受疫情影响大的行业贷款支持有力。3月末,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同比增长25.5%,较年初增加44亿元,同比多增1.6倍,主要是金融机构主动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对接和信贷支持。批发零售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1%,较年初增加228亿元,同比多增14.5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9%,较年初增加293亿元,同比多增83亿元。
——重大项目、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针对性增强。3月末,全省20个行业门类中有18个行业贷款实现正增长,9个行业门类贷款增速超10%。基础设施领域相关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3%,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963亿元,同比多增201亿元,主要是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新开工和复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类贷款同比增长31.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同比增长19.3%,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支持持续加强。制造业贷款增长7.1%,加上债券、银行承兑汇票、信托、委托、外债等融资方式后的全口径融资增速达到10%,较去年末加快2个百分点。
——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3月末,民营经济贷款同比增长6.5%,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3.9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714亿元,同比多增253亿元;民营经济贷款户数同比增长9.4%,主要是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经济贷款“扩量增面”支持力度。普惠金融领域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6.9%,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73亿元,同比多增69亿元;其中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29.3%,较年初增加117亿元,同比多增35亿元。
看作用: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为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人行成都分行透露,该行按照五部委金融支持“30条政策”和省上“13条措施”,牵头联合“一行四局”制定金融支持政策“11条”,联合相关部门印发餐饮、物流等多个领域复工复产支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支持力度。落实逆周期调节金融政策,2次降低地方法人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达标机构执行优惠存款准备金率,合计释放长期资金约6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同业存单9亿元、银行永续债10亿元,壮大资金实力。
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和重要生活物资保供企业,人民银行成都分行积极推动总行3000亿元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迅速落地。截至4月21日,全省有164户重点支持企业获得专项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余额50.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2.39%,财政贴息后实际利率不超过1.6%。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企业,落实央行5000亿元复工复产再贷款再贴现优惠政策,支持创新“战疫贷”信贷产品,发挥再贷款低成本优势,叠加财政补助和风险支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4月21日,金融机构已运用央行再贷款向1.7万户符合条件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发放“战疫贷”90.7亿元,财政贴息后融资成本不超过4%。
对受疫情影响面临困难的企业和个人经营性主体,指导金融机构通过贷款展期、延期还本付息等方式给予支持。截至4月20日,金融机构采取调整还款方式、新增贷款、续贷等方式支持37.6万户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涉及贷款资金4194亿元。支持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截至4月20日,今年已有46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债667.6亿元,其中11家企业发行疫情防控专项债券113.1亿元。推进产业链金融,疫情防控以来新促成5条产业链加入中征融资服务平台,全省49条产业链核心企业累计带动上下游供应商企业实现应收账款融资登记39.4亿元,为全产业链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
人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分行将加强逆周期调节,用好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双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力度。
【新闻多一点】
就市民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记者进一步向人行成都分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咨询:
Q:疫情对四川一季度居民和企业存款有何影响?
A:3月末,从居民部门来看,住户存款余额47280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3846亿元,同比多增224亿元,说明老百姓保有的积蓄仍然比较厚实。从企业部门来看,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058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1.7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19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下降227亿元,企业存款增加比较多,为复产复工的顺利推进储备了资金。总体来看,居民和企业存款维持较高水平,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充裕的资金支持。
Q:请介绍一下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的情况和呈现的结构特点?
A:社会融资规模是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的指标。该指标的编制除了需要人民银行采集的基础指标,还包括其他部委、金融基础设施提供的共享指标,目前一季度全省社会融资规模最终结果还在统计当中。初步测算,3月末社会融资同比增长11.8%,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较上月末加快0.6个百分点,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主要是表内贷款、企业债券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增长较快,多元化融资工具对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作用加强。从构成看,除了贷款稳定增长,另外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力度加大。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余额增长33.2%,快于全国15.8个百分点,为优质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支持。二是金融体系积极配合财政政策,政府债券融资较快增长。地方政府债券融资余额增长16.7%,快于全国0.9个百分点,保障重点项目资金供给。(记者 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