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中小学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 2020年12月11日 10时41分
  •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网站
  • 【字体:
  •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育部、团中央志愿服务工作整体部署,坚持“统筹推进、自愿参与、适宜适量、安全第一”原则,推进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健全保障机制,筑牢志愿服务基础

    加强组织管理,印发《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负责本区域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统筹、协调、考核工作;指导各地各校成立校级志愿者组织,负责具体做好本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德阳外国语学校制定《志愿者实践活动章程》《志愿者服务制度》等,对学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志愿者权利与义务、活动开展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加强经费保障,要求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志愿服务组织实施、认定记录、认证表彰、教育培训等,为组织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加强督导考核,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对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列入年度督导考核内容。加强宣传引导,要求和指导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及时上报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宣传典型集体与个人优秀事迹,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开展志愿服务宣传,让“人人都是志愿者,周周都有服务日”理念逐步深入师生内心,全校学生100%参与到不同形式志愿服务活动。

    二、注重活动开展,丰富志愿服务载体

    指导各地各校组织开展校内校外两类志愿服务。校内志愿服务由学校、班级、年级、少先队及团组织开发志愿服务岗位,设立校园清洁、绿化养护、后勤服务等岗位,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实行“值周工作志愿服务化”,采取“整班服务整周”制度,一周一个班的50名学生成为“校园文明志愿者”;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每学期初发布食堂就餐志愿服务岗、失物招领志愿服务岗、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等“六大岗位”,引导学生在服务中增强自主管理能力。校外志愿服务由学校负责开发和遴选适合学生参与的岗位,供本校志愿者报名,并统一组织参与。支持学校联合公益组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巴中市中坝小学成立阳光志愿服务队,以巴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引导学生到街道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走进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关爱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奉献精神。德阳市第五中学建立4个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创建爱鸟护鸟行动等长期坚持的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秋季以来,学校共有17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3500余小时。

    三、探索课程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内涵

    指导各地各校加强各学段志愿服务的教育引导,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在中小学开展志愿理念、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基本要求和知识技能、志愿者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安全知识等基础教育,增强师生志愿服务意识与能力。鼓励支持各地各校探索志愿服务课程建设,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育人内涵。成都市武侯区依托市级专项课题“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及实践研究”,开展志愿服务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标准研究,通过挖掘本土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发形成“校园110”服务劳动、“南河小卫士”水质监测等课程案例,探索构建中小学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区域内各学校结合区域特色和传统优势,开发了融合劳动教育的《服务性劳动课程》《校园一方土·荒漠千点绿PBL系列融合课程》等特色志愿服务校本课程。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深研基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志愿者活动课程,建构志愿者活动课程分类推进实施模型,根据“学校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开发自上而下的“主导型”志愿者活动和自下而上的“自发型”志愿者活动。

    四、完善评价激励,提升志愿服务实效

    全省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统一在“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平台记录管理,在四川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增设“志愿服务”栏目,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对接,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为各市(州)小学和初中学校提供志愿服务数据共享功能,实现“中小学志愿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学生参与的所有志愿服务记录将如实、完整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入队、入团、评先评优的考察内容,并逐步完善诚信体系和结果公示制度。成都市武侯区探索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三化”评价机制,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两红两优”等评选表彰考评体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团务工作统计和相关考核。成都市棕北中学通过评选“劳动小能手”“礼仪之星”“服务之星”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相匹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构建中小学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 2020年12月11日 10时41分
  • 来源: 四川省教育厅网站
  •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育部、团中央志愿服务工作整体部署,坚持“统筹推进、自愿参与、适宜适量、安全第一”原则,推进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一、健全保障机制,筑牢志愿服务基础

    加强组织管理,印发《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部门,负责本区域学生志愿服务的领导、统筹、协调、考核工作;指导各地各校成立校级志愿者组织,负责具体做好本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等工作。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德阳外国语学校制定《志愿者实践活动章程》《志愿者服务制度》等,对学校志愿者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志愿者权利与义务、活动开展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加强经费保障,要求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设立专项经费,用于志愿服务组织实施、认定记录、认证表彰、教育培训等,为组织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工作条件和保障。加强督导考核,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考评办法,对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列入年度督导考核内容。加强宣传引导,要求和指导各地各校深入挖掘、及时上报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宣传典型集体与个人优秀事迹,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利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开展志愿服务宣传,让“人人都是志愿者,周周都有服务日”理念逐步深入师生内心,全校学生100%参与到不同形式志愿服务活动。

    二、注重活动开展,丰富志愿服务载体

    指导各地各校组织开展校内校外两类志愿服务。校内志愿服务由学校、班级、年级、少先队及团组织开发志愿服务岗位,设立校园清洁、绿化养护、后勤服务等岗位,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实行“值周工作志愿服务化”,采取“整班服务整周”制度,一周一个班的50名学生成为“校园文明志愿者”;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每学期初发布食堂就餐志愿服务岗、失物招领志愿服务岗、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岗等“六大岗位”,引导学生在服务中增强自主管理能力。校外志愿服务由学校负责开发和遴选适合学生参与的岗位,供本校志愿者报名,并统一组织参与。支持学校联合公益组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社区开展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巴中市中坝小学成立阳光志愿服务队,以巴中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引导学生到街道社区开展环境保护活动,走进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开展关爱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奉献精神。德阳市第五中学建立4个校外志愿服务基地,创建爱鸟护鸟行动等长期坚持的志愿服务项目,2019年秋季以来,学校共有1700余人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间累计达到3500余小时。

    三、探索课程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内涵

    指导各地各校加强各学段志愿服务的教育引导,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在中小学开展志愿理念、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基本要求和知识技能、志愿者权利和义务、志愿服务安全知识等基础教育,增强师生志愿服务意识与能力。鼓励支持各地各校探索志愿服务课程建设,不断拓展志愿服务育人内涵。成都市武侯区依托市级专项课题“中小学志愿服务活动课程体系及实践研究”,开展志愿服务课程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评价标准研究,通过挖掘本土人文和自然资源,开发形成“校园110”服务劳动、“南河小卫士”水质监测等课程案例,探索构建中小学志愿服务课程体系,区域内各学校结合区域特色和传统优势,开发了融合劳动教育的《服务性劳动课程》《校园一方土·荒漠千点绿PBL系列融合课程》等特色志愿服务校本课程。成都市龙江路小学深研基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志愿者活动课程,建构志愿者活动课程分类推进实施模型,根据“学校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开发自上而下的“主导型”志愿者活动和自下而上的“自发型”志愿者活动。

    四、完善评价激励,提升志愿服务实效

    全省中小学志愿服务工作统一在“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平台记录管理,在四川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增设“志愿服务”栏目,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平台对接,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为各市(州)小学和初中学校提供志愿服务数据共享功能,实现“中小学志愿服务”平台数据对接,学生参与的所有志愿服务记录将如实、完整归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志愿服务情况作为入队、入团、评先评优的考察内容,并逐步完善诚信体系和结果公示制度。成都市武侯区探索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三化”评价机制,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两红两优”等评选表彰考评体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团务工作统计和相关考核。成都市棕北中学通过评选“劳动小能手”“礼仪之星”“服务之星”等,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相匹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范立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