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检验检疫局多项举措维护“四川制造”海外形象
一是固本培元,提升“四川制造”出口产品质量。建立“一导三动”工作机制,帮助四川建立了9个国家级、9个省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6个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示范区内多个产品实现了首次出口。针对四川自贸区、跨境电商等出台20余项检验检疫创新举措,推荐17家企业参加“同线同标”线下展示活动,对辖区内176家出口企业开展国外技术法规培训和“一带一路”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指导,并以川酒、调味品等为重点,以国际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和知名品牌产品实测值为参照推动“四川制造”标准升级。注重质量技术支撑,检测能力从2015年的2042项增加到目前的5169项,其中2016年CNAS评审增加认证认可的检测项目962项,能力增幅47.3%。
二是清风护航,维护“四川制造”海外形象。通过产地检验、口岸抽查、目录外抽查等手段,严把出口商品质量关,2016年共检验检疫出口商品15096批,其中检出不合格商品207批,货值1131.7万美元。通过出口退运、国外通报、召回调查工作,运用好通报、退运调查结果,对发现问题企业实施约谈和帮扶,并实行限期整改、暂停出口等监管措施,仅以工业品为例,2016年调查处置四川地区出口退货调查159起。坚决为企业维权,帮助内江兴明泰公司开展海外打假,严控假冒柴油机出口,并查处境外假冒柴油机。
三是多元共治,形成省内省外“打假”合力。制定“双打”、清风行动专项方案,与四川省贸促会签订合作备忘录,与成都海关建立联络机制和工作例会制度,与四川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建立“两法衔接”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川内打假“一盘棋”工作格局。与上海、深圳等8个口岸局签署检验检疫一体化合作备忘录,建立起联席会议、信息通报、执法互助等工作机制。通过总局相关平台,联合进口国监管部门、出口企业、经销商共同开展质量品牌提升打假维权工作。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