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 加快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6分
  • 来源: 教育厅
  • 【字体:
  •   近年来,四川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建成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扎实推进,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有力推动了我省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扩散,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做好顶层设计,明晰发展思路。制定《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明晰分两阶段实施的发展思路:2011-2015年,应用切入、完善基础、搭建平台、试点引路;2015-2020年,优化资源、深度融合、整体提升、形成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三基本、两显著”的奋斗目标。

      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核心目标。2015年前全力实施“3211建设计划”:做实“三通”,截止目前,宽带接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比大幅提升,全省86.5%具备建设条件的中小学接入宽带网络,有104477间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占总数的42.5%,中小学教职工办公和备课用计算机达284462台,师机比达1:0.46。优质资源班班通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全省9298个边远农村山区“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部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中小学达到37.2%,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50%和30%的中小学分别占到27.8%和41.4%,使用网络备课的教师比例达50%和30%的学校分别占到28.6%和42.9%。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稳步拓展,在中小学、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本科高校中,开通学校空间的分别占学校总数的36.0%、26.9%、29.8%、60.0%,开通学生空间数分别占学校总数的79.7%、20.0%、31.6%、54.0%,开通教师空间的分别占学校总数的41.5%、26.5%、33.3%、60.0%。建好“两平台”,扩展升级省级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较强服务能力,高起点建设省级数字中心和教育管理平台,以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一批核心系统顺利运行使用。培育示范典型,开展多元试点示范,全省建有国家和省级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区域和学校单位457个和一批市(州)级试点学校单位,涌现出如成都市、甘孜州、锦江区、大竹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示范区域和示范学校。建好培训基地,搭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管理系统”,将学习、培训、考核等全过程纳入信息化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为大规模加速培训教师和管理干部奠定坚实基础。近两年,完成近4万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全省电教系统全员培训,对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信推办主任及相关业务部门领导近500余人进行教育信息化专题集中培训等。

      互动互为互通,推动整体应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同时,超前谋划推动教育信息化广泛深度运用是我省一以贯之的重点。确定了“两线互动、三级互为、多极互通”的整体深度应用推动模式,“两线互动”即教学一线应用和管理一线应用的互推互动;“三级互为”即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之间,在应用成果、应用机制等方面互帮互为;“多极互通”即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等方面互享互通。全省正按照这一模式,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在教学领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广泛深度应用。

      加大优质辐射,加快均衡发展。扩展以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为典型的网校远程教育发展路子,推广“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等优质教育资源远程教学经验,鼓励优质学校探索远程教育多样化发展模式,不断加速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老、少、边、穷”地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目前,仅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在我省民族地区共组建“网班”的远端学校班级达到1133个,17.6万余名中小学生接受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实验小学的优质教育。同时,通过网络备课、在线指导,培训辅导远端学校大批教师,有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聚力激活提速。创新管理机制,统筹协调聚集推动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以一把手挂帅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改过去政出多门、分散实施为统筹协调、统领政策、统一推进。创新发展机制,引导多元化梯度推进,按照教育发展不同程度、经济发展不同状态、办学形式不同类型等差异,进行多类型试点探索,由点及面、由低及高,形成可学可及的有标杆、有示范、有重点的“阶梯式”全面推进、全部跟进局面。如成都“六动机制”的“全域应用”高起点示范,甘孜州的贫困边远民族地区“3333”建设示范模式,成都市锦江区“1653”县域整体推进示范路子等。创新督促机制,传导压力互推互为,建立月度通报制度,通过四川教育政务平台、门户网站、资源公共平台,每月将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新政策、新举措、好做法、好经验等予以公布,纳入各级领导、教师及公众视野,形成自我比较、领导督促、社会评价的压力传导机制;在门户网站、资源公共平台上开辟教育信息化宣传专栏,在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上大量宣传典型案例,形成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 加快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 2015年05月25日 15时26分
  • 来源: 教育厅
  •   近年来,四川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建成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扎实推进,新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有力推动了我省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扩散,加快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做好顶层设计,明晰发展思路。制定《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确立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明晰分两阶段实施的发展思路:2011-2015年,应用切入、完善基础、搭建平台、试点引路;2015-2020年,优化资源、深度融合、整体提升、形成体系。力争到2020年,实现“三基本、两显著”的奋斗目标。

      狠抓项目建设,突出核心目标。2015年前全力实施“3211建设计划”:做实“三通”,截止目前,宽带接入及信息化环境建设比大幅提升,全省86.5%具备建设条件的中小学接入宽带网络,有104477间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占总数的42.5%,中小学教职工办公和备课用计算机达284462台,师机比达1:0.46。优质资源班班通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全省9298个边远农村山区“教学点”实现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全部班级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中小学达到37.2%,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课时占全部课时比例达50%和30%的中小学分别占到27.8%和41.4%,使用网络备课的教师比例达50%和30%的学校分别占到28.6%和42.9%。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稳步拓展,在中小学、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本科高校中,开通学校空间的分别占学校总数的36.0%、26.9%、29.8%、60.0%,开通学生空间数分别占学校总数的79.7%、20.0%、31.6%、54.0%,开通教师空间的分别占学校总数的41.5%、26.5%、33.3%、60.0%。建好“两平台”,扩展升级省级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较强服务能力,高起点建设省级数字中心和教育管理平台,以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代表的一批核心系统顺利运行使用。培育示范典型,开展多元试点示范,全省建有国家和省级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示范区域和学校单位457个和一批市(州)级试点学校单位,涌现出如成都市、甘孜州、锦江区、大竹市、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等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示范区域和示范学校。建好培训基地,搭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管理系统”,将学习、培训、考核等全过程纳入信息化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培训网络,为大规模加速培训教师和管理干部奠定坚实基础。近两年,完成近4万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全省电教系统全员培训,对全省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分管副局长、信推办主任及相关业务部门领导近500余人进行教育信息化专题集中培训等。

      互动互为互通,推动整体应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的同时,超前谋划推动教育信息化广泛深度运用是我省一以贯之的重点。确定了“两线互动、三级互为、多极互通”的整体深度应用推动模式,“两线互动”即教学一线应用和管理一线应用的互推互动;“三级互为”即省、市(州)、县(市区)三级之间,在应用成果、应用机制等方面互帮互为;“多极互通”即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等方面互享互通。全省正按照这一模式,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在教学领域、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广泛深度应用。

      加大优质辐射,加快均衡发展。扩展以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为典型的网校远程教育发展路子,推广“直播式”“录播式”“植入式”等优质教育资源远程教学经验,鼓励优质学校探索远程教育多样化发展模式,不断加速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老、少、边、穷”地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目前,仅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在我省民族地区共组建“网班”的远端学校班级达到1133个,17.6万余名中小学生接受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成都实验小学的优质教育。同时,通过网络备课、在线指导,培训辅导远端学校大批教师,有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创新体制机制,聚力激活提速。创新管理机制,统筹协调聚集推动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以一把手挂帅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改过去政出多门、分散实施为统筹协调、统领政策、统一推进。创新发展机制,引导多元化梯度推进,按照教育发展不同程度、经济发展不同状态、办学形式不同类型等差异,进行多类型试点探索,由点及面、由低及高,形成可学可及的有标杆、有示范、有重点的“阶梯式”全面推进、全部跟进局面。如成都“六动机制”的“全域应用”高起点示范,甘孜州的贫困边远民族地区“3333”建设示范模式,成都市锦江区“1653”县域整体推进示范路子等。创新督促机制,传导压力互推互为,建立月度通报制度,通过四川教育政务平台、门户网站、资源公共平台,每月将各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新政策、新举措、好做法、好经验等予以公布,纳入各级领导、教师及公众视野,形成自我比较、领导督促、社会评价的压力传导机制;在门户网站、资源公共平台上开辟教育信息化宣传专栏,在教育导报、四川教育电视台等媒体上大量宣传典型案例,形成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白婉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