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林业血防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出席会议,并做了发言,他指出:林业血防措施,既绿色环保,又可持续,是从根本上实现血吸虫病生态防控、可持续防控的重要举措。林业血防在国家血吸虫病防控体系中,要重点抓好抑螺防病林建设,确保完成“十二五”林业血防规划任务;要谋划今后十年林业血防新思路和新举措,抓紧编制林业血防工程中长期规划;要积极推进防护林抑螺成效提升改造试点,提高林业血防水平。
我省副省长陈文华出席会议,省卫计委等部门领导、我厅包建华副厅长参加了会议。
我省是我国长江上游血吸虫病流行较重的省份之一。血吸虫病曾流行于11个市(州),63个县(市、区),流行区人口3171万人,历史钉螺面积2.76亿平方米。近年来,我省林业血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充分发挥林业优势,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科学防治、综合治理及抑螺防病与民生有机结合的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林业部门认真组织实施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林项目,结合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有效改变了钉螺孳生环境、降低了钉螺密度、切断人畜接触疫水途径。2006年以来,我省共完成抑螺防病林建设任务713170亩,收到了很好的抑螺防病成效。仁寿县的倻江河流域实施综合治理后,钉螺面积从1556万m2减少到610万m2,平均活螺密度由1.08只/尺2下降至0.31只/尺2。据中国林科院专家组现地调查,林地活螺框出现率由造林前的65.4%下降到3.32%,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率为28.7%,钉螺阳性率由0.05%下降到零,感染钉螺密度下降了88%。国家林业血防工程专家指导组来川实地考察后,认为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为全国山丘型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建设模式。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