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县”在四川县域经济中领先地位突出
“十强县”排位情况及分布
2012年评出的“十强县”,依次是双流县、龙泉驿区、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翠屏区、旌阳区、郫县、青白江区和新津县。“十强县”区位优势突出,经济集中程度较高,排位及分布相对稳定。
一是“首位”优势突出。从经济区位看,近年来“十强县”分布相对稳定和集中,除宜宾市翠屏区属于川南经济区外,其余九个县均位于我省经济最活跃的成都经济区,尤其是成都市“首位”优势突出,占据了“十强”席位中的7席。从地形地貌看, “十强县”主要集中在平原地区,2012年“十强县”有8个平原县,即双流县、涪城区、新都区、温江区、旌阳区、郫县、青白江区、新津县,2个丘陵县,即龙泉驿区和翠屏区。
二是经济集中度高。“十强县”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2012年常住人口为707.4万人,户籍人口620.9万人,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多近80万人。地均GDP水平较高,2012年“十强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142.6亿元,地均GDP达0.7亿元/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4倍,是县域(按照全省农业人口超过30%的173个县(市、区)的统计口径计算,下同)平均水平的17倍。
三是稳定之中略有变化。近年来,“十强县”排位基本稳定,双流县多年稳居全省“十强县”之首、在全国“百强县”的排位稳中有升。同时,2011年居“十强县”末席的什邡市受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任务顺利完成等多重因素影响,投资总量下降、税收收入下滑、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经济增速减缓,综合评价位次略有滑落,新津县位次比2011年提升1位,进入“十强县”。
“十强县”领先全省县域经济发展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十强县”经济发展具有“规模大、结构优、人均水平高、质量效益好”的突出特点。
一是经济规模大。2012年,“十强县” GDP平均规模为414.3亿元,是173个县(市、区)县均GDP(116.6亿元)的3.6倍,超过雅安、巴中、阿坝、甘孜四个市(州)2012年GDP水平。其中,双流县GDP达679.1亿元,比广元市(468.7亿元)还多210.4亿元,接近于遂宁市(682.4亿元)的经济规模。
县 域 | GDP平均规模(亿元) |
“十强县” | 414.3 |
173个县 | 116.6 |
22个平原县 | 243.2 |
67个丘陵县 | 161.5 |
33个山区县 | 75.9 |
51个民族县 | 31.0 |
二是经济结构优。2012年,“十强县”三次产业结构为5.1:63.9:31.0,与县域15.9:56.7:27.4的平均水平相比,非农产业比重高的特点突出。“十强县”中经济结构各有侧重,其中双流县依托航空港等优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87.4亿元,居全省县域之首,占全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5.2%;龙泉驿区在汽车制造业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工业经济发展突出,工业增加值居全省县域首位,工业化率达72.4%,比县域平均水平高22.5个百分点。
三是人均水平高。2012年,“十强县”人均GDP达58754元,是县域平均水平(25226元)的2.3倍,其中最高的龙泉驿区人均GDP突破8万元,达81293元。“十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362元,是县域平均水平(20112元)的1.3倍,其中最高的温江区为28724元。“十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1499元,是县域平均水平(7560元)的1.5倍,除翠屏区外,其余9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超过万元,其中最高的温江区为13628元。
四是质量效益好。2012年,“十强县”县均财政总收入达26.1亿元,比县域平均水平高8.5亿元,翠屏区、双流县、龙泉驿区、涪城区、新都区5个县(区)财政总收入过百亿元,其中最高的翠屏区为182.1亿元。“十强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达1048.2亿元,占县域利税比重达29.1%,龙泉驿、翠屏、双流、涪城4个县(区)利税总额超过百亿元,其中最高的龙泉驿区达349.3亿元,翠屏区超过200亿元,达206.9亿元,仅这两区的利税总额合计已占全部县域利税总额的15.5%。
“十强县”助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2012年,“十强县”经济规模占全省比重提高,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全省,对全省经济带动作用增强。
指 标 | “十强县” | 全省 | “十强县”占全省比重 或比全省(±个百分点) |
辖区面积(万平方公里) | 0.59 | 48.6 | 1.2% |
常住人口(万人) | 707.4 | 8076.2 | 8.8% |
GDP(亿元) | 4142.6 | 23849.8 | 17.4% |
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 | 2419.3 | 10800.5 | 22.4%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 3067.9 | 18038.9 | 17.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991.5 | 9087.9 | 10.9%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亿元) | 1048.2 | 3892.1 | 26.9% |
非农产业比重(%) | 94.9 | 86.2 | 比全省高8.7个百分点 |
工业化率(%) | 58.4 | 45.3 | 比全省高13.1个百分点 |
人均GDP(元) | 58754 | 29579 | 是全省的2.0倍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5362 | 20307 | 是全省的1.2倍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11499 | 7001 | 是全省的1.6倍 |
GDP增速(%) | 13.7 | 12.6 | 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 |
一是占全省经济比重大。“十强县”辖区面积仅占全省的1.2%,2012年常住人口仅占全省的8.8%,但GDP总量占全省的17.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达22.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省比重达1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比重为10.9%。
单位:%
GDP | 全部工业 增加值 |
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 |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 | |
2006年 | 15.5 | 20.6 | 16.4 | 9.7 |
2012年 | 17.4 | 22.4 | 17.0 | 10.9 |
年均提高百分点 | 0.3个 | 0.3个 | 0.1个 | 0.2个 |
二是发展速度快于全省。2012年,“十强县”GDP比上年增长13.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1个百分点。2007-2012年,“十强县”GDP年均增长16.0%,比全省平均水平(13.8%)高2.2个百分点。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1%,增速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1.6个百分点。
三是小康进程好于全省。2012年,“十强县”人均GDP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其中最低的郫县人均GDP4284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268元;“十强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全省的1.2倍,其中最低的新津县2200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01元;“十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省的1.6倍,其中最低的翠屏区860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04元。
四是对全省经济带动作用较强。由于“十强县”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较大,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初步测算,2012年“十强县”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7%,“十强县”经济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带动全省经济提高约0.2个百分点,是推动全省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力量。
(1)“十强县”是从经济规模、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等五个方面,对全省农业人口超过30%的173个县(市、区)(不包括成都市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攀枝花市的东区、西区和自贡市自流井区等8个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后评出的综合实力最强的10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