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系统在“4.20”芦山地震中得到成功应用
(一)地震预警网台工作稳定,预警响应快速。此次芦山地震,造成芦山、宝兴等地区大面积停电,通信中断。震中地震预警台站在地震灾害还未形成前,及时从震中向外发送地震信息,预警系统在主震发生后第5秒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
(二)预警及时,为地震周边地区争取了足够逃生时间。地震发生时,雅安市地震预警中心提前5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雅安主城区距震中33公里),成都市提前28秒、汶川县提前43秒、北川县提前53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特别是成都高新顺江学校,提前28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在校补课的200多名住校初三、高三师生安全紧急避险。
(三)通过计算机、手机、广播电视、微博等平台同步发布地震预警,取得了一定效果。汶川和北川地区已建立了完善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地震预警信息通过电视、手机、计算机、微博等平台向当地超过26万民众发布了信息。雅安雨城区在地震发生后的第5秒,即8点2分53秒,收到预警信息。但由于多数地区尚未建立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还不具备面向雅安公众地震信息发布能力,因此下一步工作将建立地震信息发布平台,为震区群众提供预警服务。
(四)地震预警系统通过手机网络向地震预警手机注册用户发布地震预警信息,达到地震预警效果。该系统通过手机网络,向4000多名手机地震预警注册用户发布了地震预警信息。据了解,95%的用户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采取了相应的避险措施。如成都的注册用户王先生收到预警信息后,从5楼住所避险到了户外安全场所,10分钟后返回寝室,发现吊灯掉落到刚才睡觉的床上,地震预警让他避免了伤害。
责任编辑:
高正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