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 2013年11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 

      四川人口变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人口数量已呈现负增长;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流动人口和跨省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已经成为四川人口变动最根本的特征,它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四川经济发展。 

      影响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四川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表明四川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已不成立,“刘易斯拐点”临近,四川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这将“倒逼”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步伐。 

      一方面,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四川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较重,以2009年为例,当年四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达7494.2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6%,而全年最终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为48.1%。“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增加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层次,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终将使消费比例上升而投资比例下降,二是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三是收入较低阶层激增的收入增长率超过了高收入阶层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动。 

      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需要不断升级。尽管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在产业结构中农业部门比重会持续萎缩;与此同时制造业部门比重上升放缓,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四川第一产业比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呈优化变动态势,但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四川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调整第二产业内部战略布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续低生育水平将无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可能通过加大劳动力供求矛盾而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影响二: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 

      在四川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并维持在低位、死亡水平下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态势共同作用下,四川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抚养系数上升,宏观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现象逐步消失,这导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通过计算可看出未来人口红利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减弱。 

      利用2010年四川实际数据及预测研究所得未来十年数据,计算2011~2020年四川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0年四川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5%,其后从2011~2018年四川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12.3%下降到2018年的7.92%,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年减弱。虽然其后两年有所反弹,但贡献率也未能超过9%。 

      总体来说,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较明显影响,人口红利窗口关闭意味着经济发展将难以从劳动年龄人口充分供给中获得稳态经济增长之外的额外经济成果,加之四川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且多为青壮年,未来四川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效应将逐步减弱。 

      影响三: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四川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导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持续上升。2010年四川老年抚养比达到15.19%,较2000年上升4.36个百分点,较1990年上升7.16个百分点,较1982年上升7.52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据预测研究发现,未来一段时间四川老年人口抚养比将继续上升。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意味着社会老年抚养负担加重,对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 

      加重财政负担。从政府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养老金与医疗费不断上升,用于老年人口的各项开支逐年递增,财政负担日益增大,从而影响资金积累,减弱财政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限制社会扩大再生产。四川人口老龄化加剧意味着依靠家庭成员供养和领取退休金及基本生活费的被抚养的人口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和社会总抚养负担相应增加,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口的部分将大幅增加,这影响到财富的分配、资本的积累和形成,限制了社会扩大再生产,影响投资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 

      增加家庭负担。从家庭发展视角来看,以“4-2-1”结构为主的家庭中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赡养老人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且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使家庭户规模进一步减少,家庭进一步小型化、核心化,家庭结构更加脆弱,家庭负担老人的能力进一步降低,部分家庭将难以承受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冲击。 

      影响四: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表明儿童消费市场面临结构调整。尽管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下降,但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对少年儿童人口素质提升的重视,部分针对性较强的儿童消费领域有较大潜力;对教育消费数量的需求虽相对降低,对其质量的要求却相对增加。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刺激老年消费市场扩大。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四川老年消费品需求量将会增大,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需求品种搭配要求更精、更高,老年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减少,对食物的品质和搭配要求将会更高。 

      住房需求将会增长,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养老观念发生变化,城市中多数父母与成年子女愿意分开居住,这将间接推动住房需求。 

      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使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成倍增加。 

      养老服务需求将会快速增长,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是一种长期性的照料护理需求,它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和卧床老人增多而迅速增长。 

      教育、文化、休闲娱乐需求旺盛,许多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会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和加强社交活动,如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 

      总之,尽管四川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但却也有助于老年消费市场扩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积极应对 

      充分把握人口红利 

      创造吸收人口红利条件并提高人口红利的生产性。创造各方面条件吸收人口红利,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加大人口自身投资,包括教育投资、职业技能培训投资、医疗卫生投资、社会保障投资,提高人口红利的生产性。 

      促进人口红利充分流动。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打破制约人口红利流动的障碍和壁垒,如城乡户籍制度分割、社会保障地域分割、暂住证制度、区域性倾斜政策等。 

      适时延长人口红利存续时间。根据四川劳动力市场未来供求状况,适时延长退休年龄,促进低龄老年人灵活就业,以减轻社会抚养负担。 

      大力开发人力资本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推进人力资本融资体制完善。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变因投资主体单一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状况,多渠道、多层次地构建多元化的人力资本融资体制,通过提倡民间资金办学、加大民办职校比例、扩充培训机构、改善投资效益、实施地区和城乡对口支援等措施完善人力资本投融资体制。 

      实行机制创新,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加速转变。推进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打破行政配置的规则,坚持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并继续完善市场体制。 

      妥善应对老龄社会 

      统筹研究资源推动老龄化问题的战略研究。科学规划设计四川养老服务体系,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应对老龄化的机制建设,在城乡养老保障体系接轨上寻求突破,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探索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全方面养老支撑体系。 

      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大力发展老年日常用品、卫生保健、护理、娱乐、教育、旅游业等产业;以市场导向为主,通过政府引导激活老年产业的资金参与;设立相应标准并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对市场前景好又符合发展规划的产业给予积极支持。 

      加强村社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村社服务筹资体系;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文化与教育、体育等服务以及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等措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四大影响

  • 2013年11月22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四川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社会养老负担保加重。与此同时,全省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显著 

      四川人口变动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下降,人口数量已呈现负增长;人口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人口年龄结构显著变化,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流动人口和跨省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已经成为四川人口变动最根本的特征,它通过不同途径影响四川经济发展。 

      影响一: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四川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表明四川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假设已不成立,“刘易斯拐点”临近,四川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这将“倒逼”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步伐。 

      一方面,消费将代替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四川经济对投资的依赖较重,以2009年为例,当年四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达7494.2亿元,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76%,而全年最终消费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仅为48.1%。“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增加消费规模,提升消费层次,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最终将使消费比例上升而投资比例下降,二是劳动力收入增加促进消费增长,三是收入较低阶层激增的收入增长率超过了高收入阶层也会带来消费总量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动。 

      另一方面是产业结构需要不断升级。尽管农业部门的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在产业结构中农业部门比重会持续萎缩;与此同时制造业部门比重上升放缓,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近年来四川第一产业比重有了较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上升,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为稳定,产业结构呈优化变动态势,但与全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刘易斯拐点”到来要求四川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调整第二产业内部战略布局,加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力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持续低生育水平将无助于改善劳动力供求关系,从而可能通过加大劳动力供求矛盾而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影响二: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效应减弱 

      在四川人口生育水平下降并维持在低位、死亡水平下降以及人口年龄结构发展态势共同作用下,四川人口红利窗口即将关闭,人口抚养系数上升,宏观经济高储蓄、高投资的现象逐步消失,这导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弱。通过计算可看出未来人口红利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减弱。 

      利用2010年四川实际数据及预测研究所得未来十年数据,计算2011~2020年四川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10年四川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35%,其后从2011~2018年四川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下降,由2011年的12.3%下降到2018年的7.92%,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年减弱。虽然其后两年有所反弹,但贡献率也未能超过9%。 

      总体来说,四川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较明显影响,人口红利窗口关闭意味着经济发展将难以从劳动年龄人口充分供给中获得稳态经济增长之外的额外经济成果,加之四川净流出人口规模大且多为青壮年,未来四川人口红利为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效应将逐步减弱。 

      影响三: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四川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导致老年人口抚养系数持续上升。2010年四川老年抚养比达到15.19%,较2000年上升4.36个百分点,较1990年上升7.16个百分点,较1982年上升7.52个百分点。不仅如此,据预测研究发现,未来一段时间四川老年人口抚养比将继续上升。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意味着社会老年抚养负担加重,对经济发展产生多方面影响。 

      加重财政负担。从政府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养老金与医疗费不断上升,用于老年人口的各项开支逐年递增,财政负担日益增大,从而影响资金积累,减弱财政公共服务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限制社会扩大再生产。四川人口老龄化加剧意味着依靠家庭成员供养和领取退休金及基本生活费的被抚养的人口增加,社会保障的支出和社会总抚养负担相应增加,国民收入中用于老年人口的部分将大幅增加,这影响到财富的分配、资本的积累和形成,限制了社会扩大再生产,影响投资和经济效率的提高,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 

      增加家庭负担。从家庭发展视角来看,以“4-2-1”结构为主的家庭中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入,还是夫妇赡养老人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而且持续下降的生育率使家庭户规模进一步减少,家庭进一步小型化、核心化,家庭结构更加脆弱,家庭负担老人的能力进一步降低,部分家庭将难以承受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的冲击。 

      影响四:消费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表明儿童消费市场面临结构调整。尽管少年儿童比重持续下降,但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和对少年儿童人口素质提升的重视,部分针对性较强的儿童消费领域有较大潜力;对教育消费数量的需求虽相对降低,对其质量的要求却相对增加。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刺激老年消费市场扩大。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四川老年消费品需求量将会增大,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食品需求品种搭配要求更精、更高,老年人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减少,对食物的品质和搭配要求将会更高。 

      住房需求将会增长,随着城市化推进和养老观念发生变化,城市中多数父母与成年子女愿意分开居住,这将间接推动住房需求。 

      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增加,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使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成倍增加。 

      养老服务需求将会快速增长,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是一种长期性的照料护理需求,它将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和卧床老人增多而迅速增长。 

      教育、文化、休闲娱乐需求旺盛,许多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会利用闲暇时间培养各种兴趣爱好和加强社交活动,如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 

      总之,尽管四川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加重了社会养老负担,但却也有助于老年消费市场扩大,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积极应对 

      充分把握人口红利 

      创造吸收人口红利条件并提高人口红利的生产性。创造各方面条件吸收人口红利,如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建设等;加大人口自身投资,包括教育投资、职业技能培训投资、医疗卫生投资、社会保障投资,提高人口红利的生产性。 

      促进人口红利充分流动。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打破制约人口红利流动的障碍和壁垒,如城乡户籍制度分割、社会保障地域分割、暂住证制度、区域性倾斜政策等。 

      适时延长人口红利存续时间。根据四川劳动力市场未来供求状况,适时延长退休年龄,促进低龄老年人灵活就业,以减轻社会抚养负担。 

      大力开发人力资本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推进人力资本融资体制完善。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改变因投资主体单一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状况,多渠道、多层次地构建多元化的人力资本融资体制,通过提倡民间资金办学、加大民办职校比例、扩充培训机构、改善投资效益、实施地区和城乡对口支援等措施完善人力资本投融资体制。 

      实行机制创新,促进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加速转变。推进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打破行政配置的规则,坚持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并继续完善市场体制。 

      妥善应对老龄社会 

      统筹研究资源推动老龄化问题的战略研究。科学规划设计四川养老服务体系,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探索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应对老龄化的机制建设,在城乡养老保障体系接轨上寻求突破,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探索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全方面养老支撑体系。 

      积极发展老年产业。大力发展老年日常用品、卫生保健、护理、娱乐、教育、旅游业等产业;以市场导向为主,通过政府引导激活老年产业的资金参与;设立相应标准并建立健全法规政策,对市场前景好又符合发展规划的产业给予积极支持。 

      加强村社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引入社会资本,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村社服务筹资体系;通过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文化与教育、体育等服务以及社区养老基础设施等措施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