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天保工程二期阶段性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天保工程二期启动后,通过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公益林建设和国有中幼林抚育,强化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格林木采伐管理和林地用途管制,加大林政执法力度等,工程区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消耗得到有效遏制,森林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2012年全省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森林游憩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计9927.61亿元。
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天保工程区实施天然林禁伐,加强森林管护和植被恢复,工程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加强。全省保护的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30余种,其中保护的大熊猫数量和栖息地分别占全国的76%和77%;保护的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豆杉等珍稀野生植物占全国的1/5以上。全省建成各类林业自然保护区125个、森林公园119个。全省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9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有效保护。
三是助农增收效果显著。一是集体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助农增收。天保工程二期全面开展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我省国家级、省级公益林均按9.75元/年.亩的标准以“一卡通”的方式兑现到林权所有者手中,全省每年向林农兑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81051.75万元,甘孜州林农在生态补偿资金上人均增收了240多元,阿坝州林农人均增收了190多元。二是林业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天保工程二期的实施,国家、省、市(州)、县(市、区)每年投入25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天保工程区森林旅游、特色干果、木本油料、林下资源开发和生物质能源林等特色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林区多元化生态经济发展的步伐,带动了工程区林农收入增长,2012年全省林农人均林业收入达到750元。
四是林区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天保工程二期的实施,对改善工程区民生和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解决了国有林业职工的就业和生计问题,通过森林管护、公益林建设、国有中幼林抚育等途径,全省3.2万多名国有林业职工实现了转岗就业,2012年国有林业职工平均工资达到33523元/年,职工年平均收入比2010年增加了4782元。二是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五项保险补助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三是林业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全省累计实施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31671户(其中国有林区棚户区16302户,国有林场危旧房15369户),国家和省累计投资87141万元,加上森工企业、林场和职工自筹资金,全省棚改建设资金总投入累计超过20亿元。
五是林区改革稳步推进。一是全面推进天保工程区”五站”人员改革。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发〔2011〕21号文精神,将全省11116名林业工作站、科技推广站、林木种苗站、森林防治检疫站和木材检查站人员交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筹解决其经费。二是国有林场改革进展顺利。按照分类经营原则,近年来我省逐步将国有林场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生态公益型林场按公益事业单位管理,所需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承担。目前全省180个国有林场(经营所)中有97个纳入了县级财政全额和差额拨款,80个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3个为企业。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