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一课
2012年,学历教育就读大学生数达185.84万人(包括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比上年增加11万人。
2013年,可望实现全省21个市州高校全覆盖,全省普通高校将达到104所。2012年,全省新增59个学士授位专业,9个双学位教育专业。2012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6.23%。2012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直接经济效益突破50亿元。
2013行动
贯彻落实“高教30条”,优化高教布局结构,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重大教改项目;建立省级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机制;加强学位管理和研究生教育;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2011计划”,加强协同创新、自主创新,新建一批与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全面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医生,给我看看,这几天有点咳,气喘……”上周末,成都新都区天回镇街上,三条长桌摆开,一群当地居民围住几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量体温、测血压、号脉问诊,几位年轻人有条不紊。其实他们不是真正的医生,是成都医学院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几名学生。寒假前,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团省委等15个部门联合行文部署深入开展2013寒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各高校积极落实,大学生们的身影,活跃在一个个乡村、社区,很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实践: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和亲和力
去年8月4日-5日,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洪雅县柳江镇,赶场天,街上明显比平时人更多,原因是乡亲们听说成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学生社会服务团在几名专家老师的带领下,免费义诊,十里八乡赶来“看病”,看到那些比自己还年轻的学生娃,拿着各种器械很仔细、专业地看病的样子,农民们总是“先生”不离口,弄得学生们很是感动。在几张白布围着的简单诊疗室里,针灸、康复、推拿组就诊人员络绎不绝,学生们在专家的指导下,为现场患者扎针、推拿,不少群众走出人群时,都会随口说一声:安逸,舒服多了。显然,农民们对这样的免费义诊服务很满意。
因为具有专业优势,大学生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很多地方都欢迎医学院校大学生搞社会实践活动。去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新都区疾病控制中心在街头组织“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的大型公益活动,疾控中心为造声势,请来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系的学生,现场与市民互动交流,表演与之相关的情景剧,“眼球效应”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极大关注,人群聚集,顺势向群众宣传了预防艾滋病的医学知识。
在地震灾区、在贫困地区,群众对这些穿白大褂的从陌生到熟悉,到喜欢。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成都医科大学等,都派出了多批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带上相应的医疗设备设施,赴灾区对群众进行免费义诊。说到大学生的活动,什邡市蓥华山几个乡镇的农民都有一个印象,这些年,一群一群穿着白大褂来为农民服务的大学生很多,“这些娃娃能看病,了不起。”虽然在大学生们看来,自己只对灾区群众进行了健康知识宣传和身体常规检查,但在农民们看来,他们都是国家培养出来给老百姓看病的“先生”,有大学问的。
感悟:社会实践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这里虽然是成都的郊县,但农民的医疗条件依然不好,对我们的到来很欢迎……”去年暑假,成都医学院一个社会实践小组,来到金堂县淮口镇光荣村,学生们走访了近百家农户,对农民医疗卫生常识的欠缺印象深刻,同学们在社会实践报告中写道:一些人根本连中暑是什么都不知道,而且一些基本的疫苗也没注射,也基本上没有参加体检的想法。
曾在简阳市雷家乡参加社会实践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同学,也在社会实践报告中提到了类似的问题:当地村民如果不是大病,一般都不会到医院去,很多农村居民根本没有疾病预防知识,得了病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患上的,如果让他们多一些疾病预防知识,病会减少很多。
“农村群众,对疾病预防控制的知识太少了,需要补上。”这是医学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后共同的感受,越是基层,越是偏远的地方,农民对疾病预防越是欠缺。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都愿意到偏远地区,普及疾控知识和基本卫生知识等。这几年,成都医学院学生都有组团到巴中、凉山等地的乡镇村社开展社会实践的,虽然路途遥远,吃住不便,但学生们依然乐此不疲。
“只有到广大的农村、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才能了解中国社会特别是基层民众的真实情况。”成都医学院党委书记凌保东,多年来积极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他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获得的体验和认知,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近日,该校又召开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协调部署会,要求学生“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学校不但给学生配发了一些基本的医疗器械,还印了十八大精神宣传页、防寒防冻基本知识等小册子,让学生带到基层做好宣传普及,并特别鼓励学生到偏远的地区去,到最需要普及医疗卫生的地方去。
责任编辑:
高正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