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巴山的孩子吃饱吃好
“这是电汽两用蒸饭柜、食具消毒柜、冰柜……我们还有两间餐厅,能容纳160名学生同时用餐。”走进万源市白沙镇荆桥铺村小学食堂,杨帮秀老师兴奋地说到:“家长缴纳伙食费1.5元,国家补助3元,保证孩子们每顿中午饭吃到两荤一素。”
荆桥铺村小学的“小伙房”模式是万源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模式之一。万源市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属于“国贫县”,共有273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64所、村校209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该市将营养改善计划与此前正在实施的“三热”(热饭、热水、热铺)工程相结合,对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6所中心校和192所村校,统一采用“小伙房”供餐模式;对交通便利的58所中小学和17所村校则采取“牛奶+N”(牛奶+鸡蛋或牛奶+火腿肠等)供餐模式,让大巴山深处的孩子们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
◆ 破解经费难题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光靠市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行,还需要乡镇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我们采取市财政投入为主,乡镇政府、社会爱心人士、学校、家长等各方都出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万源市教育局局长罗锡全说。
沙滩镇党委、政府得知学校村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设施设备欠缺,为每所村校筹集资金7000余元;井溪乡响水小学“营养餐”所需燃料、电费及炊事员工资等全部由政府和学校统筹解决。
最初,荆桥铺小学因为资金不足,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困难重重。荆桥铺村委投入资金2万多元为村校架设高压动力电,解决了村校营养改善计划供餐所需动力电源。社会人士刘仕维捐赠水泥,捐建餐桌椅价值达7000元。
花萼乡小学是一所只有81名小学生的农村学校。炊事员工资和水电费主要由学校办公经费开支,校长袁春感到捉襟见肘。但该校只聘请了一位炊事员,大多数与“营养餐”有关的事务由10余位“80后”青年教师承当,节约了一大笔开支。
由于生源逐年减少,万源市大部分乡镇学校的校舍出现闲置,这恰好可以用来修建厨房和餐厅。该市在2011年以来就开始实施的“三热工程”已经添置了部分设施设备,再加上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资助,“小伙房”便纷纷建立起来。
◆ 采取不同模式
“小伙房”供餐模式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万源市明确,学校食堂“成本经营”,专项资金全额用于为学生提供价值相当的营养膳食,不得用于食堂(伙房)建设、设施设备购置、学校食堂聘用人员工资福利、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以及开展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经费支出。
为确保饮食安全,万源市各学校食堂采取学校自主经营,由学校校长或后勤主任具体负责管理。学校大米、蔬菜定点采购;对菜品采取试尝制和留样制。记者在走访中看到,各学校食堂均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储藏室、食品加工操作间,以及齐备的餐具、蒸饭设备和冷冻设备,还有相对宽敞的用餐场所。
白沙镇中心校属于“牛奶+N”供餐模式,主要采用课间餐的方式。据该校校长潘学勇介绍,食品采购由市采购中心组织招标,中标企业将食品打捆包装配送到校。学校安排后勤处的两位老师负责食品的保管、发放、留样等工作。
在该校储藏室,记者看到货物井然有序地堆放在铁架上,但数件火腿肠和牛奶被单独堆放在一个角落里。该校总务主任蒲朝学解释说,这是上学期没有吃完的食物,尽管还没有“过期”,但毕竟经历了一个暑假,便不再让孩子食用。过段时间,生产厂家将对其召回。
◆ 健全规章制度
井溪乡猫坪村小门口的黑板上,写着“今日菜谱:花菜、豆芽汤”。校长杨邦容介绍,现在,学生们每天中午能吃一两个菜,喝一碗热汤,米饭按每人每顿3两计算,不够的话可以再添。学校还从经费中尽量挤出一些钱,保证学生每周吃上1-2顿肉。“家长们在校门口看到菜谱,也能知道营养餐的每分钱都用在了何处。”杨邦容说。
在万源市,实行食堂供餐的学校,由学校将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受助学生个人就餐卡(饭卡)或直接提供就餐,并经学生本人或家长签字确认。报销经费时,以中心校为单位提供经学生本人或家长签字确认的学生花名册和“小伙房食品采购台账”汇总表等附件到财政局支付中心报账,支付中心主要依据供餐学生花名册据实核销专项经费。中心校负责对各村校小伙房支出情况进行审核。
实行“牛奶+N”模式供餐的学校,采购时,须经教育、财政、工商、食品药品、质监、商务等部门共同研究拟定采购方案报市政府审定后,由政府采购中心统一制作标书,面向社会公开采购。
万源市统一印制了《营养餐食品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发放登记表》等管理表册,制发了《突发事件报告处置预案》、《资金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并统一制作上墙。此外,万源市规范了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操作流程,要求学校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学生注册、校内公示、上报审批、学校实施、财政拨款、核据报销、整理档案等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