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走进凉山看教育:索玛花开耀彝乡

  • 2012年12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教育厅
  • 【字体:
  •   大凉山,索玛花开的地方。作为四川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多年来,经济基础薄弱,人民观念落后,一直制约着凉山地区教育发展。   

      在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州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凉”“人才强州”战略,特别是“十年行动计划”以来,凉山州推进寄宿制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进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养成教育,坚持推行双语教学,让凉山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目前,全州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发展到48.84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州中小学在校生的58.9%。全州享受民族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校643所,享受“十年行动计划”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13.34万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达到21.78万人,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达到29万人。 

      如今,“知识改变命运”已深入彝乡百姓的心中;在大小凉山,一所所崭新的学校正成为贫困山区变化、发展的新标志;越来越多的彝家儿女走出大山,成为民族地区优秀的人才…… 

      魅力的索玛花,绽放在彝乡美丽的校园。 

      ◆ 吃得好——免费午餐改善学生营养膳食 

      中午12点,西昌市大箐乡中心校开饭了。 

      孩子们从教室里涌出,不一会,食堂窗口排起了长队。手捧满满一碗饭菜,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大箐乡中心校距西昌市区18公里,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1061人,寄宿生659人。这么多学生住校,每天的饮食成了学校最重要的事。 

      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后,学校因为条件具备对学生实行“食堂供餐”。为此,学校聘请了6位厨师,负责给学生提供每天中午的免费午餐。 

      “3元钱主要用来给学生买肉,每个孩子每天保证吃上2两肉。”校长岳林介绍,每天午餐都提供两菜一汤,荤素搭配,确保每分钱都吃进孩子肚子。 

      家长们对中午的免费午餐非常欢迎。“以往,很多学生住得远,中午都不吃饭,或者揣一两个土豆充饥,免费午餐大大改善了学生的营养膳食。”岳林说。 

      德昌县是营养餐省级试点县。据德昌县教育局副局长谢树和介绍,目前,全县营养餐实行“蛋奶”和“食堂供餐”两种模式,涉及学生17252人。学校建有食堂、且食堂标准达标的实施“食堂供餐”,所有学生都能在食堂享用一顿美味的午餐;而一些偏远的村小或食堂不具备标准的则发放“蛋奶”来补充学生营养。 

      上学期,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校的校长阿说木加从学校经费中挤出2.5万元为食堂添置了电磁炉大锅灶。 

      这套全自动化的厨房设备让食堂备菜的时间从以往的几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而此前,学校食堂烧煤,花费时间较长。 

      2.5万元对于一所处于彝乡的乡镇中心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阿说木加认为这笔钱花得值,“以前用煤,不仅不卫生,也不安全。现在住校生多了,我们考虑的自然要多些。”他说。 

      进行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后,一些校舍面积较大的学校开始开办小农场。德昌县乐跃镇九义校便拥有这么一块15亩农场。 

      学校占地100亩,其中后山15亩地的桂圆果园便是学校的小农场。校长刘敬刚介绍,这片果树10年前便栽种了。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后,学校将果园打造成为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堂,每周一、周四都分别安排班级到果园进行实践。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果树下栽种各种菜蔬,有益于学生实践,还能补贴学生食堂。”刘敬刚说,果园每年预计1万元产出,全部用于学生食堂的建设和补助上。 

      目前,凉山州全州的寄宿制学校有1034所,寄宿制在校生46万人。为了抓好“民生工程”,凉山州大力开展“两免一补”工作,全州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杂费学生达到71.79万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学生21万多人;如今,1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1450元,小学、初中每年分别提高700元和450元。 

      ◆ 住得好——校园成为温馨的家 

      这学期,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校一年级多了不少寄宿生,学校的床不够用,校长阿说木加仔细调查了低年级学生的身高后,设计了一种上中下铺的三层床专门给低年级学生用。 

      三层床比一般的高低床的长度要短,但是上中下铺的比例却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生上下床完全不用担心被碰头。因为缩短了长度,每个寝室都能多摆几张床,这就意味着,部分低年级学生不用像以往一样挤在一张床上睡了,这让阿说木加特别欣慰。 

      在喜德县冕山镇中学校,学校在每层楼安装了监控设备。除此之外,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值班巡查制度,每天1名分管校长、班主任老师、3个管理员分时段对各寝室进行几次巡查,对各班的情况进行严格登记。在学校的宿舍管理室内,挂满一墙的学生寝室卫生、安全检查、违纪等登记名册,随意翻开一本,都有详细的记录。 

      “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将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喜德县教育局副局长孙吞尔史介绍,该县注重对寄宿制学校的常规管理,每年,教育局都会对寄宿制学校进行专项考核,并召开寄宿制学校工作会。目前,全县有10所学校都评上了凉山州寄宿制学校示范学校。 

      “寄宿制教育有效解决了民族地区学生的住宿、生活问题,解决了路途往返和安全问题,消除了家长顾虑,提高了学生入学积极性,入学率得到巩固和提高,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喜德县人民政府县长曲木伍牛说。 

      目前,喜德县共有41所学校实施寄宿制,共有寄宿制学生15846名,该县在努力改善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还根据各乡镇的实际,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达453万元,帮助解决寄宿制学校的实际困难,极大改善了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条件。 

      德昌县金河乡中心校是该县唯一一所傈僳族小学。学校现有学生458人,其中住校生348人。 

      据校长向荣昌介绍,学校自建校初就有寄宿生。但当时住宿条件非常差,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打地铺是经常的事。随着凉山州全面推进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学校的寄宿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全省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的支持下,金河乡中心小学建起了漂亮的学生宿舍,孩子们住上了上下铺的钢架床,全县还为学校统一配置了被褥、洗漱用品。 

      不过,随着学校住宿学生的增多,老师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金河小学没有聘请专职生活老师,全校所有老师轮流值班,全天24小时照看着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 

      “老师们既当爹又当妈地关心学生,遇到学生生病,半夜三四点起床送医院。”副校长王高顺说,有一天晚上11点过,一年级的一名小朋友突然喊肚子疼,我们赶紧和值周老师一起把孩子送到8公里外的镇卫生所进行诊治,等我们回来都已经凌晨1点了。 

      ◆ 学得好——为民族地区输送更多人才 

      金河乡的学生集中在中心校住宿后,孩子们上课时间得到了保证,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要是学校不进行住宿,下午3点就要放学,否则孩子走回家就可能天黑;而第二天开学的时间也要到9点,孩子们在校学习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向荣昌介绍,学生住校后,每天下午3点到5点的时间,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 

      六年级的纪敏也感受到了课程的变化。一二年级时,小纪敏在一所村小就读;三年级到中心校住校后,她开始学英语了,并非常喜欢。 

      “孩子们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喜德县深沟小学副校长吉里呷呷说,“以前孩子们回家就只知道玩,但现在在学校,课余时间也能看见他们捧起书本。” 

      阿布木牛是深沟小学六年级二班的学生,以前成绩一塌糊涂。如今在学校,因为每天4点半放学后都有老师辅导作业,阿布木牛总会拿不少问题去问老师,因为读书更用功,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分。 

      为丰富寄宿学生的课外活动,德昌县麻栗乡中心校申报试点团省委的“农村少年宫”项目,并获得20万元资金,购置了排球、乒乓球、毽子、古筝、葫芦丝等各种艺体设备,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现在孩子们每天都盼望着下午4点后1个多小时的‘少年宫’活动。”校长杨德华说。 

      寄宿制规范化管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西昌市大箐乡中心校的老师们。三年前,在全市同类学校综合考核中,大箐乡一直处于最末几位。 

      2009年开始,学校加大了对老师和寄宿学生的管理。“以前教师散漫,心总不安稳,而学生组织纪律差,三更半夜可能还翻墙去玩。”岳林说,学校对老师实施评比奖惩制度,并将此与评职晋级挂钩,教师的积极性一下提高了,学校面貌为之一变。 

      最近3年,大箐乡中心校的教育和管理业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连续3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还先后把“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和“凉山州寄宿制示范学校”的荣誉收入囊中。 

      为了培养大量兼通彝汉双语的学生,为民族地区储备人才。凉山州不少学校还开展了彝汉双语教学,目前,全州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达到28万人。 

      喜德县职业民族中学于1990年建校,当年第一批学生只招到78个。那时,学校只有1栋教学楼,没有宿舍,学生们吃住都在教室里。 

      如今,这所实行彝汉双语教学的学校,在凉山州小有名气。除了喜德县学生就读外,还吸引了不少来自甘洛县、越西县、盐源县等周边县的学生。学校目前2056人,住校生1119人。 

      “双语教师在利用彝汉两种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大胆尝试,不仅让学生摆脱了依赖母语学习的困境,也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了不少改变。”校长木怕什哈介绍,师生的规范化双语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贺波洛乡中心校的校园里到处可见双语对照的标语,文化墙上画上了身着民族服装起舞的彝族百姓。班级还经常开展诗歌朗诵会、彝文格言朗诵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现在,老师们正着手编写校本教材,希望将更多的彝族民俗文化渗透到课堂。 

      在喜德县,目前各中小学均实行了双语教学。该县通过根据学科需要,优先招录优秀的懂彝语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进行强化培训;对现有双语教师按计划分期分批全员培训,并选派部分双语教师、部分校长和教师到对口学校挂职锻炼、学习和培训。目前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合格、相对稳定的双语教师队伍已初具雏形。而贺波洛小学、喜德县职业民族中学等还被国内外教育专家称为“中国民族教育的南方模式”。 

      “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的双语人才,让他们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为民族地区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喜德县教育局副局长孙吞尔史说。
    责任编辑: 高正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走进凉山看教育:索玛花开耀彝乡

  • 2012年12月10日 00时00分
  • 来源: 教育厅
  •   大凉山,索玛花开的地方。作为四川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多年来,经济基础薄弱,人民观念落后,一直制约着凉山地区教育发展。   

      在党的民族教育政策光辉照耀下,凉山州历届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凉”“人才强州”战略,特别是“十年行动计划”以来,凉山州推进寄宿制学校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进程,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养成教育,坚持推行双语教学,让凉山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目前,全州少数民族在校学生发展到48.84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州中小学在校生的58.9%。全州享受民族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校643所,享受“十年行动计划”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13.34万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的学生达到21.78万人,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达到29万人。 

      如今,“知识改变命运”已深入彝乡百姓的心中;在大小凉山,一所所崭新的学校正成为贫困山区变化、发展的新标志;越来越多的彝家儿女走出大山,成为民族地区优秀的人才…… 

      魅力的索玛花,绽放在彝乡美丽的校园。 

      ◆ 吃得好——免费午餐改善学生营养膳食 

      中午12点,西昌市大箐乡中心校开饭了。 

      孩子们从教室里涌出,不一会,食堂窗口排起了长队。手捧满满一碗饭菜,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大箐乡中心校距西昌市区18公里,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全校1061人,寄宿生659人。这么多学生住校,每天的饮食成了学校最重要的事。 

      国家实施“营养餐”计划后,学校因为条件具备对学生实行“食堂供餐”。为此,学校聘请了6位厨师,负责给学生提供每天中午的免费午餐。 

      “3元钱主要用来给学生买肉,每个孩子每天保证吃上2两肉。”校长岳林介绍,每天午餐都提供两菜一汤,荤素搭配,确保每分钱都吃进孩子肚子。 

      家长们对中午的免费午餐非常欢迎。“以往,很多学生住得远,中午都不吃饭,或者揣一两个土豆充饥,免费午餐大大改善了学生的营养膳食。”岳林说。 

      德昌县是营养餐省级试点县。据德昌县教育局副局长谢树和介绍,目前,全县营养餐实行“蛋奶”和“食堂供餐”两种模式,涉及学生17252人。学校建有食堂、且食堂标准达标的实施“食堂供餐”,所有学生都能在食堂享用一顿美味的午餐;而一些偏远的村小或食堂不具备标准的则发放“蛋奶”来补充学生营养。 

      上学期,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校的校长阿说木加从学校经费中挤出2.5万元为食堂添置了电磁炉大锅灶。 

      这套全自动化的厨房设备让食堂备菜的时间从以往的几个小时缩短为40分钟。而此前,学校食堂烧煤,花费时间较长。 

      2.5万元对于一所处于彝乡的乡镇中心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阿说木加认为这笔钱花得值,“以前用煤,不仅不卫生,也不安全。现在住校生多了,我们考虑的自然要多些。”他说。 

      进行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后,一些校舍面积较大的学校开始开办小农场。德昌县乐跃镇九义校便拥有这么一块15亩农场。 

      学校占地100亩,其中后山15亩地的桂圆果园便是学校的小农场。校长刘敬刚介绍,这片果树10年前便栽种了。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后,学校将果园打造成为学生的劳动技术课堂,每周一、周四都分别安排班级到果园进行实践。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果树下栽种各种菜蔬,有益于学生实践,还能补贴学生食堂。”刘敬刚说,果园每年预计1万元产出,全部用于学生食堂的建设和补助上。 

      目前,凉山州全州的寄宿制学校有1034所,寄宿制在校生46万人。为了抓好“民生工程”,凉山州大力开展“两免一补”工作,全州享受免费教科书和免杂费学生达到71.79万人,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学生21万多人;如今,1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生每年1450元,小学、初中每年分别提高700元和450元。 

      ◆ 住得好——校园成为温馨的家 

      这学期,喜德县贺波洛乡中心校一年级多了不少寄宿生,学校的床不够用,校长阿说木加仔细调查了低年级学生的身高后,设计了一种上中下铺的三层床专门给低年级学生用。 

      三层床比一般的高低床的长度要短,但是上中下铺的比例却很适合低年级学生,学生上下床完全不用担心被碰头。因为缩短了长度,每个寝室都能多摆几张床,这就意味着,部分低年级学生不用像以往一样挤在一张床上睡了,这让阿说木加特别欣慰。 

      在喜德县冕山镇中学校,学校在每层楼安装了监控设备。除此之外,学校建立了严格的值班巡查制度,每天1名分管校长、班主任老师、3个管理员分时段对各寝室进行几次巡查,对各班的情况进行严格登记。在学校的宿舍管理室内,挂满一墙的学生寝室卫生、安全检查、违纪等登记名册,随意翻开一本,都有详细的记录。 

      “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将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内容。”喜德县教育局副局长孙吞尔史介绍,该县注重对寄宿制学校的常规管理,每年,教育局都会对寄宿制学校进行专项考核,并召开寄宿制学校工作会。目前,全县有10所学校都评上了凉山州寄宿制学校示范学校。 

      “寄宿制教育有效解决了民族地区学生的住宿、生活问题,解决了路途往返和安全问题,消除了家长顾虑,提高了学生入学积极性,入学率得到巩固和提高,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喜德县人民政府县长曲木伍牛说。 

      目前,喜德县共有41所学校实施寄宿制,共有寄宿制学生15846名,该县在努力改善各学校硬件设施的同时,还根据各乡镇的实际,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达453万元,帮助解决寄宿制学校的实际困难,极大改善了寄宿制学生的生活条件。 

      德昌县金河乡中心校是该县唯一一所傈僳族小学。学校现有学生458人,其中住校生348人。 

      据校长向荣昌介绍,学校自建校初就有寄宿生。但当时住宿条件非常差,几十个人挤在一间小房间里打地铺是经常的事。随着凉山州全面推进寄宿制标准化建设,学校的寄宿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全省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的支持下,金河乡中心小学建起了漂亮的学生宿舍,孩子们住上了上下铺的钢架床,全县还为学校统一配置了被褥、洗漱用品。 

      不过,随着学校住宿学生的增多,老师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金河小学没有聘请专职生活老师,全校所有老师轮流值班,全天24小时照看着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 

      “老师们既当爹又当妈地关心学生,遇到学生生病,半夜三四点起床送医院。”副校长王高顺说,有一天晚上11点过,一年级的一名小朋友突然喊肚子疼,我们赶紧和值周老师一起把孩子送到8公里外的镇卫生所进行诊治,等我们回来都已经凌晨1点了。 

      ◆ 学得好——为民族地区输送更多人才 

      金河乡的学生集中在中心校住宿后,孩子们上课时间得到了保证,课程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要是学校不进行住宿,下午3点就要放学,否则孩子走回家就可能天黑;而第二天开学的时间也要到9点,孩子们在校学习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向荣昌介绍,学生住校后,每天下午3点到5点的时间,就可以给学生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 

      六年级的纪敏也感受到了课程的变化。一二年级时,小纪敏在一所村小就读;三年级到中心校住校后,她开始学英语了,并非常喜欢。 

      “孩子们的变化还是挺大的。”喜德县深沟小学副校长吉里呷呷说,“以前孩子们回家就只知道玩,但现在在学校,课余时间也能看见他们捧起书本。” 

      阿布木牛是深沟小学六年级二班的学生,以前成绩一塌糊涂。如今在学校,因为每天4点半放学后都有老师辅导作业,阿布木牛总会拿不少问题去问老师,因为读书更用功,一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比以前提高了几十分。 

      为丰富寄宿学生的课外活动,德昌县麻栗乡中心校申报试点团省委的“农村少年宫”项目,并获得20万元资金,购置了排球、乒乓球、毽子、古筝、葫芦丝等各种艺体设备,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活动。“现在孩子们每天都盼望着下午4点后1个多小时的‘少年宫’活动。”校长杨德华说。 

      寄宿制规范化管理对教育质量的提升,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西昌市大箐乡中心校的老师们。三年前,在全市同类学校综合考核中,大箐乡一直处于最末几位。 

      2009年开始,学校加大了对老师和寄宿学生的管理。“以前教师散漫,心总不安稳,而学生组织纪律差,三更半夜可能还翻墙去玩。”岳林说,学校对老师实施评比奖惩制度,并将此与评职晋级挂钩,教师的积极性一下提高了,学校面貌为之一变。 

      最近3年,大箐乡中心校的教育和管理业绩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连续3年在全市综合考核中位列第一,还先后把“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和“凉山州寄宿制示范学校”的荣誉收入囊中。 

      为了培养大量兼通彝汉双语的学生,为民族地区储备人才。凉山州不少学校还开展了彝汉双语教学,目前,全州接受双语教学的学生达到28万人。 

      喜德县职业民族中学于1990年建校,当年第一批学生只招到78个。那时,学校只有1栋教学楼,没有宿舍,学生们吃住都在教室里。 

      如今,这所实行彝汉双语教学的学校,在凉山州小有名气。除了喜德县学生就读外,还吸引了不少来自甘洛县、越西县、盐源县等周边县的学生。学校目前2056人,住校生1119人。 

      “双语教师在利用彝汉两种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大胆尝试,不仅让学生摆脱了依赖母语学习的困境,也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发生了不少改变。”校长木怕什哈介绍,师生的规范化双语已经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贺波洛乡中心校的校园里到处可见双语对照的标语,文化墙上画上了身着民族服装起舞的彝族百姓。班级还经常开展诗歌朗诵会、彝文格言朗诵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了解民族历史和风土人情。现在,老师们正着手编写校本教材,希望将更多的彝族民俗文化渗透到课堂。 

      在喜德县,目前各中小学均实行了双语教学。该县通过根据学科需要,优先招录优秀的懂彝语的师范类本科毕业生进行强化培训;对现有双语教师按计划分期分批全员培训,并选派部分双语教师、部分校长和教师到对口学校挂职锻炼、学习和培训。目前一支结构合理、素质合格、相对稳定的双语教师队伍已初具雏形。而贺波洛小学、喜德县职业民族中学等还被国内外教育专家称为“中国民族教育的南方模式”。 

      “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的双语人才,让他们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为民族地区的明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喜德县教育局副局长孙吞尔史说。
    责任编辑: 高正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