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在成渝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加快广安工业化进程的思考与建议

  • 2012年11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字体:
  •   工业化是指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现代机器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工业内部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演进。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十二五”时期是成渝经济区加快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广安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跨越的关键时期。跳出广安看广安,立足广安谋发展,准确研判当前广安工业形势,对加快广安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广安工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广安上下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速壮大总量、改善质量、提升效益,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优势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我们以五年为界,以2011年与2006年对比,作一简要总结回顾。  

      (一)工业总量从小到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05.2亿元,比上年增长48.8%,是2006年总产值133.0亿的6.8倍;增加值增幅达到24.5%,增速居全省第5位;实现利润42.1亿元,增长54.2%,是2006年的6.6倍,工业的快速增长有效拉动了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  

      (二)发展贡献从低到高,成长为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2006年,工业增加值为72.6亿元,仅占GDP总额269.5亿元的26.9%。到2011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65.1亿元,在GDP中占比提高到40.2%,当年增长24.9%,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0.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9.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  

      (三)产业园区从无到有,奠定了集群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广安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拓展园区发展规模,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园区面积快速拓展,广安市产业园区累计建成面积57.3平方公里,是2006年4.6平方公里的12.3倍。园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产业园区实现产值640.2亿元,是2006年的18.6亿元的34.4倍;累计入驻企业424户,是2006年93户的4.6倍,园区成为广安工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四)支柱产业从弱到强,形成了参与竞争的比较优势。传统产业持续壮大,2011年,电力、煤炭、建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总产值634.1亿元,是2006年的6.1倍,占规模工业总量的70%,五大产业均成为百亿级产业,在区域竞争中逐渐显现出比较优势。潜力产业快速突破,依托电积钴、精炼铜加工项目发展有色金属产业,依托诚信化工天然气制亚氨基二乙腈系列项目、香港玖源碳一化工系列项目、华油LNG等项目发展天然气、盐化工产业,新兴产业的潜力正在转化为发展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起步,投资35亿元的鼎恒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投资60亿元的泓泰钛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五)骨干企业从少到多,保证了工业发展的规模效益。近年来,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以来,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97个,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为工业培育骨干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83户,是2006年的1.9倍,户均产值2.4亿元,是2006年的3.5倍,企业规模逐渐壮大。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总数达到241户,是2006年的8倍,在工业增长中发挥了强劲的引领作用。  

      (六)工业化率从低到高,促进了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快。过去五年,工业化率提高13.6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7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工业化程度明显加快,工业化率由2008年底的29.7%提高到2011年的40.2%,三年提升1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5个百分点。  

      二、对广安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根据国内外有关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选择的指标通常是人均GDP、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在分析的视角上,常常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变迁来综合描述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和质量。目前,国内对工业化进程的判断多是依据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理论,结合陈佳贵(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委员,多次组织撰写《中国工业化报告》,是研究工业化进程的权威)研究成果形成的一套综合指标体系。我们参照这套指标体系,对广安市工业化水平作一基本判断:  

      (一)按“人均GDP”标准衡量。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模式,根据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1982年美元计算)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其中,工业化中期人均GDP在1456-2912美元间,考虑到标准是按1982年美元计算,而多年来物价上涨、美元持续走低,陈佳贵等对2011年工业化中期人均GDP的标准调整为3025-6104美元。2011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广安市人均GDP为20572元,根据2011年汇率折算为3265美元,表明广安市已经迈入工业化中期的门槛。  

      (二)按“三次产业结构”标准衡量。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陈佳贵等对库兹涅茨的成果进行了量化,指出工业化中期的标准,一般是一产业比重在20%以下,二产业比重大于三产业比重。2011年,广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9.0:51.4:29.6,一产业比重已下降至20%以下,二产业比重高于三产业,表明广安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  

      (三)按“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工业化率)”标准衡量。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程度一般可由GDP中制造业份额(工业化率)的增加来度量,工业化中期的标准是工业化率一般为40%-60%。2011年,广安市工业化率为40.2%,表明广安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四)按“城市化水平”标准衡量。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标准一般是30%-60%。2011年,广安市城镇化率为30.9%,表明广安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五)按“一产业就业比例”标准衡量。库兹涅茨通过统计分析的标准模式,按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划分了工业化阶段,陈佳贵等作了进一步细化(见下表)。  
      
    就业结构对应工业化阶段表
      
    基本指标   前工业化阶段(1)   工业化实现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5)  
    工业化初期(2)   工业化中期(3)   工业化后期(4)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60%以上   60%-45%   45%-30%   30%-10%   10%以下  


      工业化中期的标准一般是一产业就业人员在30%-45%。2011年,从业人员(按常住人口算)为205.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2.1万人,占比49.7%。按此标准,广安工业化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水平,但距工业化中期标准不远了。  

      (六)对广安工业化阶段的综合判断。从以上分析来看,广安工业化各方面表现出不同步特征。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5个方面分析,只有就业结构指标表现为工业化初期特征,其余指标已达工业化中期特征。  

      为综合判断广安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我们借鉴陈佳贵等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以上5个指标的代表性、可比性和现实性,利用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构建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如下表所示。    
      
    工业化阶段判断综合指标
      
    基本指标   广安市各项指标值   前工业化阶段0分   工业化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100分  
    工业化初期0-33分   工业化中期33-66分   工业化后期66-100分  
    经济发展水平(美元)   3265   763-1526   1526-3025   3025-6104   6104-11445   11445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   A=19.0  S=51.4   I=29.6   A>I   A>20%,且A<I   A<20%,I>S   A<10%,I>S   A<10%,I<S  
    工业化率   40.2%   20%以下   20%-40%   40%-50%   50%-60%   60%以上  
    一产业就业比重   49.7%   60%以上   45%-60%   30%-45%   10%-30%   10%以下  
    城镇化率   30.9%   10%以下   10%-30%   30%-60%   60%-80%   80%以上  


      注:A、I、S分别代表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上述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志值,我们利用“加法合成法”来计算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或称工业化综合指数)为:K=∑(各指标的评价值×各自的权重)。对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陈佳贵等在《中国工业化报告》(2009)中计算结果为:人均GDP为36%,三次产业结构为22%,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2%,一产就业人员比重为8%,城镇化率为12%。为准确反映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特征,利用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整个计算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首先确定指标所处的工业化阶段;  

      第二、如果该指标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则得分为0;  

      第三、如果该指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则得分为100;  

      第四、如果该指标处于工业化初、中、后期阶段,则得分=阶段基础值(分别为0、33、66)+33×(实际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该阶段最大临界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其中,三次产业比重工业化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得分分别按0、33、66计算;由于一产业比重为逆向指标,公式改为((分别为0、33、66)+33×该阶段最大临界值—实际值)/(该阶段最大临界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  

      第五、对评价体系中所有五个指标分别进行以上步骤的处理,最后再求和得出最终结果。  

      经计算,当前广安工业化综合指数为:K=∑(35.57×0.36+33.56×0.22+33.00×0.22+22.66×0.08+34.02×0.12)=33.34。由于33.34介于33和66之间。因此,可以判断,当前广安工业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刚刚进入工业中期,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  

      三、建设成渝经济区背景下广安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广安,是川渝合作示范区,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广安与成渝经济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工业必须担当重任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形成。2011年,成渝经济区实现了较快发展。把广安经济置于成渝经济区内对比分析,广安市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发展规模方面。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29个区县(规划出台时31个区县,现万盛和双桥已并入了相关区中),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区域户籍总人口已突破1亿。一是从GDP总量看,2011年,成渝经济区GDP总量达2.8万亿元,其中,四川部分为1.8万亿元,重庆部分近万亿,广安市GDP总量为659.9亿元,居成渝经济区44个市区县16位,居省内15市第13位。二是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广安市财政收入为27.8亿元,居成渝经济区24位,居四川15市第12位。  

      发展速度方面。2011年,成渝经济区GDP增速为16.2%,其中,四川部分平均增速为15.4%,重庆部分为17.9%,广安市增长15.3%,低于成渝经济区平均增速,居成渝经济区34位,居四川15市第7位。  

      经济结构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看,2011年,成渝经济区的一产业比重为11.5%,其中,四川部分为13.5%,重庆部分为7.6%,广安市为19.0%,居成渝经济区9位,四川15市第4位。二三产业广安市居成渝经济区36位,四川15市第11位。二是从工业化率看,2011年,成渝经济区的工业化率为44.8%,其中,四川部分为45.7%,重庆部分为43.1%,广安市为40.2%,居成渝经济区34位,四川15市第14位。  

      居民收入方面。一是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成渝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53元,其中,四川部分为6849元,重庆部分为7512元,广安市为6513元,居成渝经济区35位(不含重庆渝中区),居四川15市第12位。二是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看,成渝经济区城镇居民收入为19404元,其中,四川部分为18862元,重庆部分为20165元,广安市为17203元,居成渝经济区33位,居四川15市第9位。  

      工业化进程方面。按照前面工业化进程综合指标计算,成渝经济区中全省15个市(重庆的29个区市由于无相关数据,未计算),除成都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外,其余14个市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广安市、达州市和南充市居14个市后三位,反映出广安市工业化进程在成渝经济区四川15个市中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广安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工业必须乘势而上  

      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广安工业发展拓展了空间。西部大开发跨入第二个十年,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在成渝经济区,通过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的双核共振,增强经济区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这两大国家战略中,广安拥有“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张金字招牌,一系列政策试点、项目示范效应将使广安市形成独有的发展优势,给广安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宽广舞台。特别是在国家即将批准实施的《川渝合作(广安)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国家将对示范区给予特殊的财税、投融资、产业、土地、开放政策,如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向广安倾斜,对大用户企业实行直供电政策,支持广安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支持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等,都将极大促进广安工业上档升级,实现跨越腾飞。  

      大量城市名片的塑造为广安工业赢得了优势。广安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享受的税费减免等系列优惠政策,必将大大地提升开发区对项目的吸引力。广安被列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是省内除成都外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工业发展可以获得更多品牌战略上的支持。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市等城市名片的落地,将有效增强广安对项目的吸引力。  

      基础条件的改善为广安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撑。省内毗邻两路寸滩保税港最近的广安港开工建设并将于年底前开港运行,渝川陕高速公路广安至重庆快捷通道进展顺利,兰渝铁路加快推进,广安的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工业发展的战略纵深更加广阔。  

      外部的关注为广安工业发展注入了动力。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日益临近,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将重新回到广安,广安成为国家明确的革命老区、秦巴山区,有望获得大量项目布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产业园区促进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三)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工业必须克难攻坚  

      经济企稳压力大。从国际环境看,国际资本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迹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回落,采购经理人指数逼近临界点,全社会用电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宏观调控政策存在较大变数,势必给广安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要素保障困难多。为保证天府新区的快速推进,全省土地指标、信贷指标将重点倾斜,严重挤压广安市工业发展空间。天然气指标存在较大缺口,用气企业满负荷生产难以保障。  

      环保压力加大。广安市传统工业体系过分依靠资源环境,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  

      竞争态势加剧。从省内各地竞争态势看,各市州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对资源、项目、资金、人才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我们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其他市州也在大步向前,我们稍有懈怠,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去先机,甚至掉队落伍。  

      四、加快广安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在成渝经济区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广安工业大有可为,正是乘势而上、再创佳绩、努力实现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此,作如下建议:  

      在发展取向上:应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做到三个并重(增长速度与发展效益并重、做大总量与调优结构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发展定位上:应立足广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主动对接市场,参与和融入成渝经济区重要产业链,在产业分工协作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建设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汽摩零部件制造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在发展重点上:  

      一是始终突出工业的先导地位。工业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拉动广安经济增长不可动摇的支柱,其主导地位不能削弱,只能不断加强。应当继续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这一主题,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广安市的人力、财力、物力优先向工业战线倾斜,最强的人配在工业战线,最多的钱投入到工业上,最雄厚的物资保障汇集到工业上,真正把工业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主战场。  

      二是坚持不懈地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工业领域普遍认可的“微笑曲线”理论认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广安当前工业体系中,大量企业属于低层次的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应把握产业链延伸的价值规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构筑起高端产业高地。在现有产业中,大力发展一批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项目,弥补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在产城互动中培育工业集群。把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市发展的新组团,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城镇靠拢,以园区扩张促产业聚集,以产业集聚强化城镇支撑,依托产业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使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的空间拓展区、就业服务体、经济增长极。在广安主城区,应以广安港建设为桥梁,依托运输便捷、成本低廉的物流条件发展临港工业,吸纳要素集聚,形成产业园区;根据园区建设需要配套基础设施,聚集人气商气,形成城市新区;在产业与城镇协同发展中,打造出产业新城,最终形成港口城市。  

      四是在两化互动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根据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理论,进入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但是到了工业化中期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快的时期。从这个角度看,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重要。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工业化,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城镇化,承载农民进城生活,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目前,应消除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壁垒,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到小城镇地区建房买房、务工经商,逐步放宽小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的户口控制。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大量吸引农民进城务工,进而定居城镇,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城镇化水平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补齐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率这块“短板”。  

      五是在开放合作中为工业积聚更多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对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开发区的营销推介,围绕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深入分析全球市场格局新变化、产业转移新特点、龙头企业新动向,切实做好产业链、企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研究分析,确定重点突破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广泛收集和研究投资者信息,瞄准大型央企、重点国企、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包装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关键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关键企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产品,为广安工业发展集聚更多资源。  

      六是努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的良好氛围,打造出招商引资的“洼地”。一方面,应大力改善工业发展的硬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紧紧扭住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问题,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着力破解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按照成熟园区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项目落地的平台。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软环境,做到“四通”:该办的事情确保畅通,有事马上办、有求马上到、有难马上帮;出现梗阻的事情及时疏通,保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需要上级解决的事情主动沟通,争取上级更多的支持;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善于变通,不说不能办、多讲怎么办,不设路障、多设路标,全力以赴为企业服好务,促进项目落地,为广安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成渝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加快广安工业化进程的思考与建议

  • 2012年11月20日 00时00分
  • 来源: 省统计局
  •   工业化是指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其主要标志是现代机器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广泛应用,工业产值和就业人口在国民经济中比重提高,工业内部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升级演进。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的象征,是现代化的基础和主体。“十二五”时期是成渝经济区加快建设的重要阶段,也是广安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跨越的关键时期。跳出广安看广安,立足广安谋发展,准确研判当前广安工业形势,对加快广安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近年来广安工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广安上下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速壮大总量、改善质量、提升效益,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优势产业培育,工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我们以五年为界,以2011年与2006年对比,作一简要总结回顾。  

      (一)工业总量从小到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905.2亿元,比上年增长48.8%,是2006年总产值133.0亿的6.8倍;增加值增幅达到24.5%,增速居全省第5位;实现利润42.1亿元,增长54.2%,是2006年的6.6倍,工业的快速增长有效拉动了广安市经济快速发展。  

      (二)发展贡献从低到高,成长为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2006年,工业增加值为72.6亿元,仅占GDP总额269.5亿元的26.9%。到2011年,完成全口径工业增加值265.1亿元,在GDP中占比提高到40.2%,当年增长24.9%,对经济的贡献率达60.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9.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  

      (三)产业园区从无到有,奠定了集群发展的良好基础。近年来,广安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拓展园区发展规模,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园区面积快速拓展,广安市产业园区累计建成面积57.3平方公里,是2006年4.6平方公里的12.3倍。园区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11年,产业园区实现产值640.2亿元,是2006年的18.6亿元的34.4倍;累计入驻企业424户,是2006年93户的4.6倍,园区成为广安工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四)支柱产业从弱到强,形成了参与竞争的比较优势。传统产业持续壮大,2011年,电力、煤炭、建材、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实现总产值634.1亿元,是2006年的6.1倍,占规模工业总量的70%,五大产业均成为百亿级产业,在区域竞争中逐渐显现出比较优势。潜力产业快速突破,依托电积钴、精炼铜加工项目发展有色金属产业,依托诚信化工天然气制亚氨基二乙腈系列项目、香港玖源碳一化工系列项目、华油LNG等项目发展天然气、盐化工产业,新兴产业的潜力正在转化为发展实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起步,投资35亿元的鼎恒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投资60亿元的泓泰钛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五)骨干企业从少到多,保证了工业发展的规模效益。近年来,招商引资取得重大进展,2009年以来,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297个,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为工业培育骨干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383户,是2006年的1.9倍,户均产值2.4亿元,是2006年的3.5倍,企业规模逐渐壮大。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总数达到241户,是2006年的8倍,在工业增长中发挥了强劲的引领作用。  

      (六)工业化率从低到高,促进了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快。过去五年,工业化率提高13.6个百分点,年均提升2.7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工业化程度明显加快,工业化率由2008年底的29.7%提高到2011年的40.2%,三年提升1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3.5个百分点。  

      二、对广安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根据国内外有关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选择的指标通常是人均GDP、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城市化水平、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在分析的视角上,常常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方面的变迁来综合描述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和质量。目前,国内对工业化进程的判断多是依据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理论,结合陈佳贵(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委员,多次组织撰写《中国工业化报告》,是研究工业化进程的权威)研究成果形成的一套综合指标体系。我们参照这套指标体系,对广安市工业化水平作一基本判断:  

      (一)按“人均GDP”标准衡量。著名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了标准模式,根据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1982年美元计算)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其中,工业化中期人均GDP在1456-2912美元间,考虑到标准是按1982年美元计算,而多年来物价上涨、美元持续走低,陈佳贵等对2011年工业化中期人均GDP的标准调整为3025-6104美元。2011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广安市人均GDP为20572元,根据2011年汇率折算为3265美元,表明广安市已经迈入工业化中期的门槛。  

      (二)按“三次产业结构”标准衡量。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往往是产业结构变动最迅速的时期,其演进阶段也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陈佳贵等对库兹涅茨的成果进行了量化,指出工业化中期的标准,一般是一产业比重在20%以下,二产业比重大于三产业比重。2011年,广安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9.0:51.4:29.6,一产业比重已下降至20%以下,二产业比重高于三产业,表明广安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  

      (三)按“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工业化率)”标准衡量。钱纳里等人认为,工业化程度一般可由GDP中制造业份额(工业化率)的增加来度量,工业化中期的标准是工业化率一般为40%-60%。2011年,广安市工业化率为40.2%,表明广安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四)按“城市化水平”标准衡量。钱纳里等经济学家曾概括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工业化中期城镇化率标准一般是30%-60%。2011年,广安市城镇化率为30.9%,表明广安市已进入工业化中期。  

      (五)按“一产业就业比例”标准衡量。库兹涅茨通过统计分析的标准模式,按照第一产业就业比例,划分了工业化阶段,陈佳贵等作了进一步细化(见下表)。  
      
    就业结构对应工业化阶段表
      
    基本指标   前工业化阶段(1)   工业化实现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5)  
    工业化初期(2)   工业化中期(3)   工业化后期(4)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   60%以上   60%-45%   45%-30%   30%-10%   10%以下  


      工业化中期的标准一般是一产业就业人员在30%-45%。2011年,从业人员(按常住人口算)为205.3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2.1万人,占比49.7%。按此标准,广安工业化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水平,但距工业化中期标准不远了。  

      (六)对广安工业化阶段的综合判断。从以上分析来看,广安工业化各方面表现出不同步特征。从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5个方面分析,只有就业结构指标表现为工业化初期特征,其余指标已达工业化中期特征。  

      为综合判断广安工业化所处的阶段,我们借鉴陈佳贵等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以上5个指标的代表性、可比性和现实性,利用综合评价法的原理,构建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如下表所示。    
      
    工业化阶段判断综合指标
      
    基本指标   广安市各项指标值   前工业化阶段0分   工业化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100分  
    工业化初期0-33分   工业化中期33-66分   工业化后期66-100分  
    经济发展水平(美元)   3265   763-1526   1526-3025   3025-6104   6104-11445   11445以上  
    三次产业结构   A=19.0  S=51.4   I=29.6   A>I   A>20%,且A<I   A<20%,I>S   A<10%,I>S   A<10%,I<S  
    工业化率   40.2%   20%以下   20%-40%   40%-50%   50%-60%   60%以上  
    一产业就业比重   49.7%   60%以上   45%-60%   30%-45%   10%-30%   10%以下  
    城镇化率   30.9%   10%以下   10%-30%   30%-60%   60%-80%   80%以上  


      注:A、I、S分别代表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上述衡量工业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标志值,我们利用“加法合成法”来计算工业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或称工业化综合指数)为:K=∑(各指标的评价值×各自的权重)。对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陈佳贵等在《中国工业化报告》(2009)中计算结果为:人均GDP为36%,三次产业结构为22%,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2%,一产就业人员比重为8%,城镇化率为12%。为准确反映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特征,利用阶段阈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纲化。整个计算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首先确定指标所处的工业化阶段;  

      第二、如果该指标处于前工业化阶段,则得分为0;  

      第三、如果该指标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则得分为100;  

      第四、如果该指标处于工业化初、中、后期阶段,则得分=阶段基础值(分别为0、33、66)+33×(实际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该阶段最大临界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其中,三次产业比重工业化阶段初期、中期和后期得分分别按0、33、66计算;由于一产业比重为逆向指标,公式改为((分别为0、33、66)+33×该阶段最大临界值—实际值)/(该阶段最大临界值—该阶段最小临界值);  

      第五、对评价体系中所有五个指标分别进行以上步骤的处理,最后再求和得出最终结果。  

      经计算,当前广安工业化综合指数为:K=∑(35.57×0.36+33.56×0.22+33.00×0.22+22.66×0.08+34.02×0.12)=33.34。由于33.34介于33和66之间。因此,可以判断,当前广安工业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刚刚进入工业中期,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半段。  

      三、建设成渝经济区背景下广安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处于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广安,是川渝合作示范区,是川渝合作的桥头堡,未来一定时期内,工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一)广安与成渝经济区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工业必须担当重任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标志着成渝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形成。2011年,成渝经济区实现了较快发展。把广安经济置于成渝经济区内对比分析,广安市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发展规模方面。成渝经济区包括四川的15个市和重庆29个区县(规划出台时31个区县,现万盛和双桥已并入了相关区中),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区域户籍总人口已突破1亿。一是从GDP总量看,2011年,成渝经济区GDP总量达2.8万亿元,其中,四川部分为1.8万亿元,重庆部分近万亿,广安市GDP总量为659.9亿元,居成渝经济区44个市区县16位,居省内15市第13位。二是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广安市财政收入为27.8亿元,居成渝经济区24位,居四川15市第12位。  

      发展速度方面。2011年,成渝经济区GDP增速为16.2%,其中,四川部分平均增速为15.4%,重庆部分为17.9%,广安市增长15.3%,低于成渝经济区平均增速,居成渝经济区34位,居四川15市第7位。  

      经济结构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看,2011年,成渝经济区的一产业比重为11.5%,其中,四川部分为13.5%,重庆部分为7.6%,广安市为19.0%,居成渝经济区9位,四川15市第4位。二三产业广安市居成渝经济区36位,四川15市第11位。二是从工业化率看,2011年,成渝经济区的工业化率为44.8%,其中,四川部分为45.7%,重庆部分为43.1%,广安市为40.2%,居成渝经济区34位,四川15市第14位。  

      居民收入方面。一是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看,成渝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53元,其中,四川部分为6849元,重庆部分为7512元,广安市为6513元,居成渝经济区35位(不含重庆渝中区),居四川15市第12位。二是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看,成渝经济区城镇居民收入为19404元,其中,四川部分为18862元,重庆部分为20165元,广安市为17203元,居成渝经济区33位,居四川15市第9位。  

      工业化进程方面。按照前面工业化进程综合指标计算,成渝经济区中全省15个市(重庆的29个区市由于无相关数据,未计算),除成都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外,其余14个市基本进入工业化中期,但广安市、达州市和南充市居14个市后三位,反映出广安市工业化进程在成渝经济区四川15个市中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二)广安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工业必须乘势而上  

      成渝经济区建设为广安工业发展拓展了空间。西部大开发跨入第二个十年,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在成渝经济区,通过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的双核共振,增强经济区内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这两大国家战略中,广安拥有“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张金字招牌,一系列政策试点、项目示范效应将使广安市形成独有的发展优势,给广安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宽广舞台。特别是在国家即将批准实施的《川渝合作(广安)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国家将对示范区给予特殊的财税、投融资、产业、土地、开放政策,如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向广安倾斜,对大用户企业实行直供电政策,支持广安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支持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等,都将极大促进广安工业上档升级,实现跨越腾飞。  

      大量城市名片的塑造为广安工业赢得了优势。广安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享受的税费减免等系列优惠政策,必将大大地提升开发区对项目的吸引力。广安被列为首批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是省内除成都外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工业发展可以获得更多品牌战略上的支持。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全省环境优美示范市等城市名片的落地,将有效增强广安对项目的吸引力。  

      基础条件的改善为广安工业发展提供了支撑。省内毗邻两路寸滩保税港最近的广安港开工建设并将于年底前开港运行,渝川陕高速公路广安至重庆快捷通道进展顺利,兰渝铁路加快推进,广安的川东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正在形成,工业发展的战略纵深更加广阔。  

      外部的关注为广安工业发展注入了动力。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日益临近,海内外关注的焦点将重新回到广安,广安成为国家明确的革命老区、秦巴山区,有望获得大量项目布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产业园区促进等方面的倾斜政策。  

      (三)当前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利因素,工业必须克难攻坚  

      经济企稳压力大。从国际环境看,国际资本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全球经济复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情况看,经济增长呈现明显放缓迹象,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连续回落,采购经理人指数逼近临界点,全社会用电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宏观调控政策存在较大变数,势必给广安市工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压力。  

      要素保障困难多。为保证天府新区的快速推进,全省土地指标、信贷指标将重点倾斜,严重挤压广安市工业发展空间。天然气指标存在较大缺口,用气企业满负荷生产难以保障。  

      环保压力加大。广安市传统工业体系过分依靠资源环境,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十分艰巨。  

      竞争态势加剧。从省内各地竞争态势看,各市州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对资源、项目、资金、人才的争夺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在我们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省内其他市州也在大步向前,我们稍有懈怠,就可能在竞争中失去先机,甚至掉队落伍。  

      四、加快广安新型工业化的建议  

      在成渝经济区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广安工业大有可为,正是乘势而上、再创佳绩、努力实现工业化中期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为此,作如下建议:  

      在发展取向上:应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避免低水平重复,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做到三个并重(增长速度与发展效益并重、做大总量与调优结构并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重),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发展定位上:应立足广安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主动对接市场,参与和融入成渝经济区重要产业链,在产业分工协作中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建设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精细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汽摩零部件制造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在发展重点上:  

      一是始终突出工业的先导地位。工业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是拉动广安经济增长不可动摇的支柱,其主导地位不能削弱,只能不断加强。应当继续突出“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这一主题,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广安市的人力、财力、物力优先向工业战线倾斜,最强的人配在工业战线,最多的钱投入到工业上,最雄厚的物资保障汇集到工业上,真正把工业作为经济建设主战场中的主战场。  

      二是坚持不懈地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工业领域普遍认可的“微笑曲线”理论认为,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广安当前工业体系中,大量企业属于低层次的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应把握产业链延伸的价值规律,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水平,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优势支柱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体系,逐步构筑起高端产业高地。在现有产业中,大力发展一批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项目,弥补设计研发、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在产城互动中培育工业集群。把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城市发展的新组团,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向城镇靠拢,以园区扩张促产业聚集,以产业集聚强化城镇支撑,依托产业园区优化工业布局、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使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的空间拓展区、就业服务体、经济增长极。在广安主城区,应以广安港建设为桥梁,依托运输便捷、成本低廉的物流条件发展临港工业,吸纳要素集聚,形成产业园区;根据园区建设需要配套基础设施,聚集人气商气,形成城市新区;在产业与城镇协同发展中,打造出产业新城,最终形成港口城市。  

      四是在两化互动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根据工业化发展的阶段理论,进入工业化初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较慢,但是到了工业化中期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最快的时期。从这个角度看,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重要。一方面,我们必须通过工业化,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提高城镇化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通过城镇化,承载农民进城生活,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产业工人。目前,应消除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壁垒,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到小城镇地区建房买房、务工经商,逐步放宽小城镇务工经商人员的户口控制。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逐步实行居住地登记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大量吸引农民进城务工,进而定居城镇,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城镇化水平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补齐工业化进程中城镇化率这块“短板”。  

      五是在开放合作中为工业积聚更多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加大对川渝合作示范区、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级开发区的营销推介,围绕化工、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产业,深入分析全球市场格局新变化、产业转移新特点、龙头企业新动向,切实做好产业链、企业链、产品链和技术链研究分析,确定重点突破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广泛收集和研究投资者信息,瞄准大型央企、重点国企、知名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包装推出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具有引领性、关键性和突破性的重大高端产业项目,引进一批关键企业、重大项目和龙头产品,为广安工业发展集聚更多资源。  

      六是努力优化工业发展环境。努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的良好氛围,打造出招商引资的“洼地”。一方面,应大力改善工业发展的硬环境,强化要素保障,紧紧扭住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保障问题,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着力破解发展中的制约因素;按照成熟园区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项目落地的平台。另一方面,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软环境,做到“四通”:该办的事情确保畅通,有事马上办、有求马上到、有难马上帮;出现梗阻的事情及时疏通,保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需要上级解决的事情主动沟通,争取上级更多的支持;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善于变通,不说不能办、多讲怎么办,不设路障、多设路标,全力以赴为企业服好务,促进项目落地,为广安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雷晓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