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我省成功应对“7.17”洪灾 防汛应急Ⅱ级响应终止

  • 2010年07月20日 17时56分
  • 来源: 水利厅
  • 【字体:
  •   7月15日开始,我省出现了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受灾最重的一次强降雨过程,渠江流域达州、广安部分河段出现超历史极值洪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防指统一指挥、周密部署,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广大干群、部队武警官兵奋力抢险,全力应对特大暴雨洪灾,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截至19日8时,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洪峰已于20日10时顺利出川,经省防指会商,从20日10时起,终止防汛应急Ⅱ级响应,全省抗御“7.17”洪灾取得初步成功。 

      一、暴雨洪灾特点

      这次暴雨洪灾范围主要位于渠江流域上、中游地区,与2007年“7.2”特大洪灾范围基本一致,但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降雨强度之大,雨量之多,为历史之最。通江、万源、宣汉三县有3站累积雨量超过500毫米、7站超过400毫米,其中通江神口河站累积雨量533毫米,为该站有记录以来之最;万源累积降雨量为502.5毫米,并出现了12小时降雨232毫米的历史极值。

      第二,洪水来势之猛、峰值之高,为历史之最。渠江部分河段河水陡涨,渠江支流后河毛坝站18日15时洪水水位364.76米,为历史最高洪水。渠江广安城区河段洪水10小时上涨10米,30小时上涨20米;同河段最高水位238.17米,超保证水位3.80米,高出历史最高洪水2.33米。

      第三,洪峰流量之大、持续之长,为历史之最。渠江三汇站洪峰最高水位266.60米,超保证水位5.46米,相应流量27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持续时间长达13个小时。

      第四,波及范围之广、灾情之重,为历史之最。本次降雨过程覆盖全省21个市州113个县,除攀枝花外,其余20个市(州)均出现暴雨点。据初步统计,暴雨洪灾致使18个市(州)85个县1196万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38人,倒房5.6万间;水库受损292座,供水工程受损4376处,山平塘受损13827口,渠道受损18384处2345.4公里,堤防受损756处150公里,石河堰受损102处,电灌站受损85处;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10亿元,是2007年“7.2”洪灾的3倍,其中,达州、广安超过60亿元,相当于2007年“7.2”洪灾和2004年“9.3”洪灾损失的叠加,巴中市也遭受重大损失。

      二、采取的措施

      面临暴雨洪灾,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派出由民政部罗平飞副部长率队的国务院工作组赴四川慰问指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奇葆书记、巨峰省长等省领导及时作出重要批示,钟勉副省长紧急召开省防指会商会议,传达奇葆书记、巨峰省长等省领导的重要指示,启动全省防汛应急Ⅱ级响应,第一时间率队前往达州、广安会同当地党政组织抢险救灾;国家防总再赴四川指导抗灾,省水利厅派出9个工作组。省防指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指示,齐心协力,积极行动,迅速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一)周密部署,提前防范。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在5、6月分别就城市(镇)防汛、山洪泥石流灾害防范下发了紧急通知。同时按照巨峰省长的指示,专门就达州、巴中、广安三市防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组织开展汛前检查。7月14日下午,钟勉副省长再次召开省防指全体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这次强降雨防范工作。

      (二)强化会商,提前预警。强降雨发生后,省防指、水利、水文、气象等相关单位加密监测,及时提供最新水情、雨清、汛情。省防指加强会商频次,17、18、19日三天召开6次会商会议,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发展趋势,准确预测洪峰峰值、流量和出现时间,提前10个小时通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即时向人民群众通报,为转移群众和财产、提前防范洪水赢得宝贵时间。

      (三)加强领导,靠前指挥。灾情发生后,省防指、省水利厅组建了9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分赴第一线,协调解决渠县、宣汉、达县、广安、巴中、乐山等地抗洪抢险具体困难。灾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赴第一线,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受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委托,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带队赶赴受灾最严重的达州、广安,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传达奇葆、巨峰、崇禧等省领导重要指示,具体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四个加强”,一是加强预警预报,及时会商,掌握主动权;二是加强指挥调度;三是加强应急值守,确保指挥畅通;四是加强抢险队伍、物资准备,随时准备出发抢险;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群众转移安置重点。预计洪水淹没线以下的群众要在洪峰到来之前全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确保转移安置群众“五有”。二是突出抓好沿江城镇防汛重点。渠江沿江城市、城镇要加强河堤护岸巡查、排涝管网疏浚和排涝设施养护,确保运转正常、排涝通畅,防止洪水倒灌。三是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重点。进一步做好水库、塘堰监控防范和地质灾害监测监控,坚持24小时值守、动态巡查、群防群策。一旦发现险情,果断及时地疏散转移。四是抓好交通、通讯、电力和供水保障重点。尽力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持好社会秩序;五要突出抓好卫生防疫和恢复重建重点。在做好当前应急抢险工作的同时,要研究灾后卫生防疫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以人为本,全力抢险。灾情发生后,各地迅速根据会商预测结论,转移安置受洪水威胁群众近百万人,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转移群众为近10年来因洪灾转移人口之最,其中仅达州、广安就转移近80万人,转移中无一伤亡。省防指及时向达州、广安、乐山等重灾地区调运了60万瓶矿泉水、逾80万份方便食品等各类救灾物资,保障了受灾群众“五有”;同时调运92艘冲锋舟、2万条编织袋、13辆送水车、1000件救生衣等物资支援受灾地区。省水利厅紧急处置51座小型水库漫顶、滑坡、渗漏、溢洪道垮塌等险情,没有一座水库垮坝,没有因水利工程出险造成人员伤亡。

      (五)统筹协调,协同抗灾。灾情发生后,省防指各个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力,通力协作,在转移安置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确保道路、通讯、电力畅通,抢险物资调拨,救灾资金发放,灾情统计报送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保障抗洪救灾顺利开展。省防指副指挥长冷刚、赵学谦按照指挥长要求,坐镇坚守省防汛指挥中心3夜4天,统筹协调抗洪抢险具体工作,为前方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避免大灾之后出现大疫,省和受灾市、县卫生防疫部门积极组织防疫专家、消杀药品器械,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正组织力量修复灾区受损电力、通讯、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加强灾区生活物资供应,稳定灾区市场秩序,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建家园。

      取得抗御“7.17”特大洪灾初步胜利,还有三条经验值得总结:一是会商预报准确,下达指令精确;二是信息渠道通畅,防汛重点明确;三是地方行动有力,群众转移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省刚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防汛减灾形势还很严峻、任务还很艰巨。为此,我们将继续抓好以下工作,夺取今年防汛抗洪的最后胜利。

      (一)做好灾后善后工作。进一步安置好受灾群众生活,恢复正常秩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二)认真总结经验,修订完善防汛预案。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进一步提高指令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水平。

      (三)加强次生灾害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省成功应对“7.17”洪灾 防汛应急Ⅱ级响应终止

  • 2010年07月20日 17时56分
  • 来源: 水利厅
  •   7月15日开始,我省出现了入汛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受灾最重的一次强降雨过程,渠江流域达州、广安部分河段出现超历史极值洪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防指统一指挥、周密部署,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广大干群、部队武警官兵奋力抢险,全力应对特大暴雨洪灾,及时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将洪灾损失降到最低。截至19日8时,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洪峰已于20日10时顺利出川,经省防指会商,从20日10时起,终止防汛应急Ⅱ级响应,全省抗御“7.17”洪灾取得初步成功。 

      一、暴雨洪灾特点

      这次暴雨洪灾范围主要位于渠江流域上、中游地区,与2007年“7.2”特大洪灾范围基本一致,但又呈现出新的特点。

      第一,降雨强度之大,雨量之多,为历史之最。通江、万源、宣汉三县有3站累积雨量超过500毫米、7站超过400毫米,其中通江神口河站累积雨量533毫米,为该站有记录以来之最;万源累积降雨量为502.5毫米,并出现了12小时降雨232毫米的历史极值。

      第二,洪水来势之猛、峰值之高,为历史之最。渠江部分河段河水陡涨,渠江支流后河毛坝站18日15时洪水水位364.76米,为历史最高洪水。渠江广安城区河段洪水10小时上涨10米,30小时上涨20米;同河段最高水位238.17米,超保证水位3.80米,高出历史最高洪水2.33米。

      第三,洪峰流量之大、持续之长,为历史之最。渠江三汇站洪峰最高水位266.60米,超保证水位5.46米,相应流量27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持续时间长达13个小时。

      第四,波及范围之广、灾情之重,为历史之最。本次降雨过程覆盖全省21个市州113个县,除攀枝花外,其余20个市(州)均出现暴雨点。据初步统计,暴雨洪灾致使18个市(州)85个县1196万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38人,倒房5.6万间;水库受损292座,供水工程受损4376处,山平塘受损13827口,渠道受损18384处2345.4公里,堤防受损756处150公里,石河堰受损102处,电灌站受损85处;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10亿元,是2007年“7.2”洪灾的3倍,其中,达州、广安超过60亿元,相当于2007年“7.2”洪灾和2004年“9.3”洪灾损失的叠加,巴中市也遭受重大损失。

      二、采取的措施

      面临暴雨洪灾,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派出由民政部罗平飞副部长率队的国务院工作组赴四川慰问指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奇葆书记、巨峰省长等省领导及时作出重要批示,钟勉副省长紧急召开省防指会商会议,传达奇葆书记、巨峰省长等省领导的重要指示,启动全省防汛应急Ⅱ级响应,第一时间率队前往达州、广安会同当地党政组织抢险救灾;国家防总再赴四川指导抗灾,省水利厅派出9个工作组。省防指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指示,齐心协力,积极行动,迅速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一)周密部署,提前防范。省委、省政府、省防指在5、6月分别就城市(镇)防汛、山洪泥石流灾害防范下发了紧急通知。同时按照巨峰省长的指示,专门就达州、巴中、广安三市防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组织开展汛前检查。7月14日下午,钟勉副省长再次召开省防指全体成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这次强降雨防范工作。

      (二)强化会商,提前预警。强降雨发生后,省防指、水利、水文、气象等相关单位加密监测,及时提供最新水情、雨清、汛情。省防指加强会商频次,17、18、19日三天召开6次会商会议,分析研判雨情、汛情发展趋势,准确预测洪峰峰值、流量和出现时间,提前10个小时通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即时向人民群众通报,为转移群众和财产、提前防范洪水赢得宝贵时间。

      (三)加强领导,靠前指挥。灾情发生后,省防指、省水利厅组建了9个工作组第一时间分赴第一线,协调解决渠县、宣汉、达县、广安、巴中、乐山等地抗洪抢险具体困难。灾区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赴第一线,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受奇葆书记、巨峰省长委托,省委常委、副省长钟勉带队赶赴受灾最严重的达州、广安,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传达奇葆、巨峰、崇禧等省领导重要指示,具体部署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四个加强”,一是加强预警预报,及时会商,掌握主动权;二是加强指挥调度;三是加强应急值守,确保指挥畅通;四是加强抢险队伍、物资准备,随时准备出发抢险;突出抓好“五个重点”,一是突出抓好群众转移安置重点。预计洪水淹没线以下的群众要在洪峰到来之前全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确保转移安置群众“五有”。二是突出抓好沿江城镇防汛重点。渠江沿江城市、城镇要加强河堤护岸巡查、排涝管网疏浚和排涝设施养护,确保运转正常、排涝通畅,防止洪水倒灌。三是突出抓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重点。进一步做好水库、塘堰监控防范和地质灾害监测监控,坚持24小时值守、动态巡查、群防群策。一旦发现险情,果断及时地疏散转移。四是抓好交通、通讯、电力和供水保障重点。尽力保证正常的生活秩序,维持好社会秩序;五要突出抓好卫生防疫和恢复重建重点。在做好当前应急抢险工作的同时,要研究灾后卫生防疫和恢复重建工作,确保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四)以人为本,全力抢险。灾情发生后,各地迅速根据会商预测结论,转移安置受洪水威胁群众近百万人,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医疗。转移群众为近10年来因洪灾转移人口之最,其中仅达州、广安就转移近80万人,转移中无一伤亡。省防指及时向达州、广安、乐山等重灾地区调运了60万瓶矿泉水、逾80万份方便食品等各类救灾物资,保障了受灾群众“五有”;同时调运92艘冲锋舟、2万条编织袋、13辆送水车、1000件救生衣等物资支援受灾地区。省水利厅紧急处置51座小型水库漫顶、滑坡、渗漏、溢洪道垮塌等险情,没有一座水库垮坝,没有因水利工程出险造成人员伤亡。

      (五)统筹协调,协同抗灾。灾情发生后,省防指各个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力,通力协作,在转移安置群众,防范次生灾害,确保道路、通讯、电力畅通,抢险物资调拨,救灾资金发放,灾情统计报送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保障抗洪救灾顺利开展。省防指副指挥长冷刚、赵学谦按照指挥长要求,坐镇坚守省防汛指挥中心3夜4天,统筹协调抗洪抢险具体工作,为前方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六)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为避免大灾之后出现大疫,省和受灾市、县卫生防疫部门积极组织防疫专家、消杀药品器械,开展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各级各相关部门正组织力量修复灾区受损电力、通讯、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加强灾区生活物资供应,稳定灾区市场秩序,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重建家园。

      取得抗御“7.17”特大洪灾初步胜利,还有三条经验值得总结:一是会商预报准确,下达指令精确;二是信息渠道通畅,防汛重点明确;三是地方行动有力,群众转移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省刚进入“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时期,防汛减灾形势还很严峻、任务还很艰巨。为此,我们将继续抓好以下工作,夺取今年防汛抗洪的最后胜利。

      (一)做好灾后善后工作。进一步安置好受灾群众生活,恢复正常秩序,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二)认真总结经验,修订完善防汛预案。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进一步提高指令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水平。

      (三)加强次生灾害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防范工作。
    责任编辑: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
  • 微博
  • 客户端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Baidu
    map